頻道 > 生活 >   >  正文

【世界聚看點】安徽省物種多樣性不斷恢復

評論


(相關資料圖)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省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地帶,跨暖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和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境內山丘、平原、湖泊鑲嵌交錯,自然生態景觀具有高度的異質性,有著豐富的生物物種和遺傳資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2022年3月在全國率先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推動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江淮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各類生態系統功能、物種多樣性不斷恢復。”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席峰介紹,目前,我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登記名錄達1300余種,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達5481份;中國特有的“活化石”揚子鱷野外穩定種群數量已超過1000條,長江生態的“晴雨表”長江江豚在安徽段種群數量增長明顯;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眾多“鳥中國寶”從“初現”到“頻現”安徽,“用翅膀投下了生態贊成票”。

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濕地保護等情況。據悉,2022年,我省擴大濕地保護網絡,新設立了蕪湖外龍窩湖、安慶新洲、渦陽包河等3處省級濕地自然公園,發布了第二批省級重要濕地名錄。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修復恢復濕地面積6.5萬畝,濕地綜合效益逐步顯現。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修復廢棄礦山2980個、治理率84.2%。

據了解,我省將謀劃編制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進程,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安徽提質增色。(記者 夏勝為)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