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電力的存在打開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想象。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更加便捷。如今,家家都有數不清的家用電器,工作也離不開互聯網媒體,但這些物品最根本的核心是電,沒有電,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無法使用。現在的我們已經離不開電力了。
【資料圖】
煤油燈的存在
擁有電力之前,人們是如何進行照明的呢?答案是煤油燈。沒錯,最初是煤油燈讓人們感受到了光明,當電力出現后的40余年,還有很多人仍然在使用煤油燈,原因就是當時的電力還沒有很完善,電費昂貴,平民百姓根本就用不起電。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仍以煤油燈來進行照明。
▲使用煤油燈照片第一家電廠出現
早在民國時期,外國人將電力引進中國,并在中國建設電廠,我國的第一家電廠就是英國人建成的。18世紀末,上海點燃了我國的第一盞電燈,電燈的出現讓所有人都為之好奇,為什么這個燈會一直亮著,為什么吹不滅,這是當時那個年代一直在詢問的問題。
▲第一個電廠第一家電廠經過了3年才建成。電廠建成,上海外灘被點燃,讓無數的中國人感受到了電力的強大,電力把外灘裝飾的格外的美麗,讓上海多了一層閃耀著的魅力。
只是當時電廠和電力技術不屬于中國人,我們只能通過英國人的技術引進,使用上電力,而英國人也正是想通過電力,來控制我國的發展。可想而知當時的電力有多貴。大多數人都用不起電,造成了電廠沒有效益支撐,之后第一家電廠不得不倒閉。
▲全國第一座百萬大廠——諫壁發電廠中國的電力技術
中國人看到了未知的可能性,原來世界上有“電”這個新奇的詞語。不甘落后的中國人開始自己研究電力技術,力爭能夠擁有自己的電力設備。功夫不負苦心人,最終在清朝時期,慈禧創辦了發電廠,讓我國開啟了另一個新篇章。當時的電力雖然已經屬于中國自己,電費也沒有如此昂貴了,但是有些偏遠地區仍然在電力方面是一個空白。持續了將近40年,電燈才做到全國范圍內完全普及。
▲煤油燈煤油燈的故事
煤油燈又叫做水油燈。它是幸福的象征,是溫馨的象征。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的偏遠鄉村還依然以煤油燈作為唯一的電力設備。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每當看到一盞盞煤油燈亮起的時候,看到燈里的火苗燃燒的時候,代表著每個家庭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們期待自己能夠過上好日子,期待盡早能夠用上吹不滅的電燈。
▲煤油燈下讀書的照片煤油燈也曾是一代人的記憶。當時的人們在煤油燈下讀書、學習,在煤油燈下玩耍嬉戲,那時的生活是單純的,那時的情感是真摯的。
那時的人們能填飽肚子已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社會動蕩,時局不穩定,造成中國人吃不飽穿不暖,更別說使用電燈了。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一段痛苦又珍貴的回憶。
▲六七十年代的煤油燈綜述: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電力得到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現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電力了。雖然我們經歷了一段艱苦的煤油燈時代,但是現在,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已經走上了世界的前端,徹底告別了煤油燈時代。
現在的電力就像一張網一樣,保護著我們,為我們帶來富足,安寧的生活。雖然電力已經沒有那么的昂貴了,但是我們也要節約用電,節約身邊的資源,利用好每一度電!
【參考資料】《百年電力》《中國近現代電力技術發展史》 《中國電力發展的歷程》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小花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