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至的一組常見內分泌疾病。
2、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消瘦、畏熱、多汗、心悸、激動等高代謝癥候群,神經和血管興奮增強,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和眼突、手擅、脛部血管雜音等為特征,嚴重的可出現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極生命。
(資料圖片)
3、按其病因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約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發病, 本病的發生系由多種原因引起血中甲狀腺素過多所致。
4、以及各種精神刺激(悲傷、憤怒、驚嚇、恐懼等)造成神經系統(尤其是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紊亂時發生甲亢的重要因素。
5、 科學研究認為:甲亢是一種有細胞免疫參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80%到90%甲亢病人的血清中能測出甲狀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具有抑制血清促甲狀腺素與其受體或與其有關組織結合,從而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加強甲狀腺細胞的功能,甲狀腺被刺激增生,激發、增強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及甲狀腺素的合成與分泌的生理效應,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
6、 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與情志和體質有密切的關系,由于長期的精神抑郁或突然遭到劇烈的精神創傷,均可導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氣郁結、氣滯而不能運行津液,津液凝聚而成痰,痰氣搏結日久,氣血運行受阻,氣滯血瘀,痰瘀互結,則癭腫變硬,病情日重。
7、肝氣郁久化火,肝火旺盛,上攻頭目,則見急躁易怒,面部烘熱,口苦咽干,頭暈目眩,脈弦數等癥。
8、火盛易于耗液傷陰,灼傷胃陰,陰傷則熱,熱則消谷善饑。
9、肝旺犯脾,脾失健運,而見便溏,消瘦,倦怠乏力。
10、火盛擾心,心陰虧虛,心神不寧,則見心悸怔忡,心煩不寐,多汗脈細數等癥。
11、肝藏血,與沖脈相連,沖脈主月經,肝郁氣滯,則女子月經不調,經少或閉經。
12、腎陰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陰虧損,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則見手舌震顫。
13、肝腎陰虧,相火妄動,擾動精室,則男子遺精,甚至陽痿。
14、陰虛則生內熱,故見怕熱,低熱,舌質紅赤,脈細數等。
15、或因素體陰虛,遇有氣郁,極易化火,肝火上旺盛,又易傷陰。
16、從而產生上述的病理變化不易恢復。
17、又因沖任隸屬于肝,女子發育,妊娠,哺乳期間,在生理上均與肝經氣血有關,此時若肝經的氣血一旦失調,則極易引起氣郁、肝火或氣滯血瘀等病理變化。
18、因產后氣陰不足,若有郁火,也易傷陰,所以本病在臨床上常以青、中年女性為多見。
19、本病初起多實,病理因素有氣郁、肝火、痰凝和血瘀,而氣郁為先;久病屬虛,以陰虛為主,而病理變化涉及肝、腎、心、脾等臟。
相信通過甲亢病是什么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