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鋼筋保護層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鋼筋根數,構件長的兩邊保護層一般是5-6公分,算鋼筋長度時候,鋼筋末端的保護層有是2-3公分。
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規范對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鋼筋和箍筋、構造鋼筋分開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護層的要求,箍筋也有保護層的要求。
3、但是,新規范統一規定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4、其實混凝土驗收規范上對此有一條說明:混凝土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要求,其允許偏差最大值不得超過1.5倍。
5、擴展資料: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于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采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于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于40mm。
6、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