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小孩子們逢春節,玩炮放煙花,貌似是天性,轟咚轟咚,哪能不熱鬧。然而父母卻不以為然,認為火火燭燭危險,不讓玩。我的愛卻不在此。它雖不像煙花爆竹,震艷四方,但這世間,萬物聲音都悅耳清脆的世間,唯有咚咚咚咚的波浪鼓是我心頭最愛的。我愛撥浪鼓那咚咚的響聲,如清晨墜落的雨滴。
提起波浪鼓,就會想起鄰居家的嬰兒聽見波浪鼓轉動發出的聲音,由哇哇大哭,到立馬就停聲,繼而伸手去搶……就會想起幼時姥姥給一塊二塊錢讓我去買紅色的波浪鼓……真的,我與咚咚的波浪鼓結緣太多太多……
小時,波浪鼓極為流行,誰要是有一個那可了不得,小伙伴們肯定圍著轉。記著,那次父母外出,不知怎得,我死活不讓,“哇哇——哇哇——”姥姥實在看不下去了,跑到村南頭給我買波浪鼓,“咚咚,咚咚”轉起來還真管事,就是不哭了。自從來到外地上學,見姥姥的次數也少了,不見面的日子里,或許是波浪鼓在轉動我的思念,將我綿綿的思念傳到姥姥身邊吧。
“咚咚……”錢學森前輩與鄧稼先前輩領導制造的原子彈在1964年也圓滿升空,那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響天動地的動靜又有誰不是激動的?像是夢,夢里的我轉著波浪鼓,原子彈也隨之飛上天空,“砰砰”——爆炸,“咚咚”轉動。又不像夢,一個極為爆響一個卻輕柔清脆,你聽,咚咚聲伴著轟轟聲,熱烈又好聽!
想起來,姊妹結婚,大送大迎,一條湖街都紅彤彤的,門口還有喜器隊,吹著鎖吶和喜器,鼓隊也前來慶賀。看,燈火繁榮,但上婚車前是老家習俗,波浪鼓有節奏奏地轉動“咚咚……”是婚后幸福美滿的象征。
這“咚咚”聲刻入我的心中,我又怎會不想念,記載著我美好童年的“咚咚”,怎會不想念“咚咚”里的人……(煙臺市萊山區初家中學 初三二班 孟詩情指導教師 張璐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