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南宋四家山水畫 南宋四家

評論

1、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并稱南宋四家,李唐作為承上啟下的大家,以蒼勁渾厚的“斧劈皴”開創了南宋院體山水畫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畫新風的創格者和奠基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馬、夏兩人在師法李唐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成為南宋山水畫的集大成者,影響畫壇甚巨。

3、他們在畫山石時以水墨蒼勁的斧劈皴為特色,淋漓痛快,畫樹則“瘦硬如屈鐵”,而在取景上以局部特寫的邊角之景為特色,因而有“馬一角”、“夏半邊”的說法。

4、以真實的細節來表現清新明潤的意境,是前人所未有的新創。

5、他們的這種山水畫風對后世影響頗大,曾演為明代聲勢浩大的“浙派”,在文人畫家中亦有唐伯虎遙接其衣缽,而民國時期的溥儒亦以此在畫壇上闖出一片天地……此外南宋院體山水畫風還深遠地影響了日本畫壇,其在東瀛聲名之盛遠超本土。

6、然而,后人對南宋以馬、夏為代表的邊角院體山水畫非議頗多。

7、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8、首先將“邊角之景”斥之為“殘山剩水”,與南宋小朝庭的“半壁江山”聯系在一起,認為畫家是在抒發山河淪陷的政治感慨,寄托了畫家對故國的思念,用繪畫來譏諷南宋朝庭的偏安一隅。

9、事實上,這種觀點未免牽強附會,以劉、李、馬、夏為代表的南宋畫派,在北宋畫風將全景山水發展到極致的情況下,尋求獨特新穎的表現手法,將北宋紀念碑式的“遠觀其勢”的全景風光刪繁就簡為田園牧歌式的“近觀其質”的邊角一景,如同現代的攝影藝術,一取廣角,一取特寫。

10、再者,南宋山水畫家有地域之囿,多明了以一角半邊的構圖來破解迫塞的畫面。

11、另外,元代趙孟頫托古改制,大力提倡“畫貴有古意”,主張改變南宋院體畫風,強調繪畫的文學性和書法性,造成此派山水畫風在元代急劇式微。

12、雖然南宋山水畫風在明初曾激起浙派洪流,但至明代后期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論”后,此類畫風明確被列入“北宗”,認為其過于粗放,“非吾曹所當學”,遂使之一蹶不振。

13、由此可見,趙、董兩人觀點的提出都有特定的背景,但由于他們在其所處時代畫壇上的地位和影響,使得南宋四家畫風在后世處于受排斥的境地,尤其受到文人畫家的反對。

14、就實際藝術成就而言,劉、李、馬、夏為代表的院體山水秀麗工致、構圖新奇,成就卓越,觀其畫作,若臨江而登高,觀溪山之清遠,一種清新爽勁之氣撲面而來。

15、尤其他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注重對物象客觀真實性的描繪,在山水中追求獨特的表現,值是再三玩味。

相信通過南宋四家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