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走進世博文化公園,共赴“山水之約”

評論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作為上海完善生態系統、提升空間品質、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重大舉措之一,上海世博文化公園綠地規模占總建設用地的80%以上,形成城市中心的“生態森林”及“城市綠肺”,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個暑假,世博文化公園內的申園迎來了不少游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不約而同選擇到申園體會獨具江南文化特色的園林。來自成都的周女士一家,特地選擇全國生態日來申園觀綠植、賞美景。她驚嘆這個坐落在城市中的公園,覺得孩子們從小游覽這樣的公園,有助于提高環保意識,更珍惜花草樹木。

已經開放的公園北區占地85公頃,由靜謐森林、世博花園、音樂之林、申園等景觀片區和景點組成,其中靜謐森林面積約16公頃,是城市中心的天然氧吧;世博花園鮮花綻放,展示四季更替;音樂之林還原自然森林,將城市喧囂隔絕于外,形成公園綠色屏障。


(資料圖)

據了解,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北區自2021年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了約200萬名游客。目前備受關注的雙子山施工已經完成超9成,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基本竣工,明年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

整個雙子山在綠植設計與山路規劃上,進行了多次調整,以便讓游客有更好的登山賞景體驗。

從山底來到山頂大約要花20多分鐘,但真正來到山頂會有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站在觀景平臺上,山腳下的中心湖、十一孔橋和遠處的盧浦大橋盡收眼底。

而十一孔橋將與雙子山山峰起伏呼應,成為橋上賞園、園中賞橋的景觀焦點。

整座雙子山不僅預留了大量觀景平臺,讓游客可以從各個角度縱覽浦江兩岸風光,還有一些別出心裁的設計,未來,這里還將呈現出上海絕無僅有的瀑布景觀。

其實,要在上海軟土地基上造一座蒼翠山林并不容易,它除了是一處景觀,還配備了觀景臺、停車位、配電房和展廳,每一寸空間都沒有浪費,在建設中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

據悉,雙子山是上海世博文化公園最大的單體項目,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主峰高48米,次峰高37米,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第一座高度超過40米的空腔人工仿自然山林。

來源:浦東發布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