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注冊制改革激發新動能 創業板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評論

張大偉 制圖

2020年8月24日,隨著注冊制下首批18家企業敲響上市鐘聲,創業板步入注冊制改革新階段。

過去3年,創業板以沉穩有力的改革步伐,托起了一朵朵“三創四新之花”,上市企業加速成長。


(資料圖片)

站在新的發展階段,聚焦核心優勢,創業板正全力打造高成長優質企業上市聚集地、高水平創新創業動能策源地、高質量民營企業發展主陣地,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場期待,進階到注冊制常態化軌道的創業板,能一如既往地以“中流擊水,奮楫爭先”的魄力,給市場參與各方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三大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

在市場人士看來,注冊制改革擦亮了創業板的“創新”底色,3年來創業板培育壯大了一批聚焦主業、堅守創新、業績優良的優質企業,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企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已成為高成長優質企業聚集地。

目前,創業板匯聚先進制造領域企業近400家,數字經濟領域企業300余家,綠色低碳企業170余家。三大重點領域的行業龍頭、“小巨人”企業不斷攻堅關鍵技術,夯實“制造強國”發展基石,筑牢“數字中國”發展根基,壯大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力量。

在先進制造領域,創業板企業技術不斷更新突破,帶動產業向高精尖方向前進,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則持續推陳出新,推動中國制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生物醫藥企業不斷打造創新高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比如,在新材料賽道,目前,創業板已聚集了138家新材料企業,總市值超9700億元,覆蓋了鋰電池新材料、碳纖維、先進半導體材料、金屬靶材、稀土功能材料等細分領域。

在數字經濟領域,一批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企業持續創新突破,成為促進產業升級、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作為創業板的龍頭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賽道覆蓋了從通信器件、通信設備到實際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包含物聯網、IDC、云計算等細分行業,相關企業通過產品和應用革新不斷推動基礎通信網絡升級和演進。目前,共有315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賽道的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總市值近2.98萬億元。

在綠色低碳領域,170余家創業板公司亦是“百花齊放”。2020年至2022年,創業板綠色產業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4.37%、40.16%、58.86%,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6.56%。截至目前,該板塊總市值約達2.4萬億元。

“公司上市以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和新產品開發,2018年至2022年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60%。”華大九天相關負責人用四個“更”形容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的“強磁力”:更有利于企業成長、更具多樣性包容性、更有利于企業融資、更具創新服務精神。

華大九天于2022年7月29日登陸創業板,已成長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完整、綜合技術實力最強的EDA研發企業。在其之后,國內半導體存儲產業龍頭江波龍、領先的集成電路EDA軟件與晶圓級電性測試設備供應商廣立微相繼在創業板上市,近日,半導體封測企業藍箭電子也登陸了創業板。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以來,深交所在提升審核質量效能,打造廉潔注冊制等方面成效顯著,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相信未來將吸引更多高成長優質企業。”湖南裕能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兼董秘汪詠梅表示。

引資本活水入創新浪潮

堅守“三創四新”板塊定位,改革后的創業板把支持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壯大了一批具有創新強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高水平創新創業動能策源地。

數據顯示,3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創新活力持續激發,2020年至2022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分別為0.87億元、1.12億元和1.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5%。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創業板公司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研發中百花齊放,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踐行者。據統計,先后有144家創業板公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4家公司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4家公司擁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231家公司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29家公司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使更多有技術、有創新理念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有機會獲得融資和上市,促進了科技創新的發展。目前公司已申請超過500件專利,多項研發成果得到市場認可。”星源材質有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創業板大力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推動企業抓住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例如,華測導航的農機自動導航系統利用衛星定位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傳感器技術,實現系統自動控制拖拉機設備遵循規劃路徑進行田間作業,大幅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

創新種子的萌發,離不開資本活水澆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使得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股權投資文化更加流行。

“創業板注冊制下,投資企業的上市路徑更為清晰、可預期,創業投資機構的退出路徑更加豐富、便捷,有利于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創新創業企業的熱情。同時,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創投市場,也會促進創投市場的發展。”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表示。

推動民營企業量增質升

創業板一直是優質民企聚集地,截至2023年8月23日,創業板民營企業突破1000家,占比超80%;總市值超9萬億元,占比近80%。改革后的創業板堅定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量增質升,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持,“高質量民營企業發展主陣地”的招牌愈發閃亮。

目前,創業板民營企業中有156家市值超100億元,占比12.12%。其中,市值介于100億元至500億元的有139家,市值介于500億元至1000億元的有9家,市值超1000億元的有8家。

創業板民營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7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350家。創業板民營企業廣泛分布于26個行業,成為各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機械設備、計算機、化工、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行業公司數量最多,合計近560家,占比52.79%。

2022年,創業板民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5萬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營業收入25.03億元,同比增長21.83%;凈利潤2183.04億元,平均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12.08%,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增長態勢。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增強了對創新創業企業的服務能力,提高了再融資效率,為民營企業提供了便利的融資渠道,大幅優化了股權激勵制度,進一步激發了上市公司內在增長潛力,為成長型優質民營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邁瑞醫療有關負責人表示。

3年來,創業板民營企業累計實施重組方案41單,交易金額近420億元。改革后的資本市場工具更加“好用”,有力地支撐了創業板民營企業增強資金實力、引入優質資源,提高抗風險能力。

“作為民營企業,邁瑞醫療將繼續聚焦主業,堅持創新驅動,將前瞻性的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并將積極利用并購重組等資本市場工具助力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提高公司發展質量,為促進科技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貢獻更多力量。”邁瑞醫療董秘李文楣說。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