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青島著力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群眾滿意度

評論


(資料圖)

青島著力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群眾滿意度(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嬙 通訊員 汲萍

近日,青島市人社局印發了《關于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群眾滿意度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出12條措施,實行五項承諾和十條禁令,進一步優化服務方式、服務流程、服務作風、服務監督,著力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服務能力和水平。

拓展窗口服務功能。在服務窗口綜合設置立案咨詢、便民服務、法律援助、工會幫扶和案前調解等崗位。對工傷職工、農民工等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對適于案前調解的案件,積極會同勞動保障監察、工會等部門開展聯動調解,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和諧化解勞動人事糾紛。推行延時預約服務。針對有些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休息時間沒處辦事”,逐步推行延時預約服務。深化容缺、代辦服務。對于未攜帶完備立案材料的群眾,現場只需填寫仲裁申請書即可先行立案登記,免除群眾往返跑、反復跑之苦。對于群眾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根據群眾的口述,由工作人員代寫,為辦事群眾提供貼心暖心的人性化服務。

完善服務標準。細化辦事指南,明確辦理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辦理時限等,切實解決群眾政策不清的難題。在服務窗口擺放申請書范本、案前調解建議書、證據種類及樣式、開庭須知、溫馨提示等各類指導性材料,讓群眾辦事易操作、更省事。破除服務流程“中梗阻”。根據國家、省和市等最新政策,及時更新優化服務流程,按照提交材料最少、表格最簡、環節最優、時間最短的要求,進一步壓縮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辦理時限。推進“互聯網+調解仲裁”服務。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積極引導群眾通過網絡辦理在線立案、視頻調解、在線開庭、文書電子送達等,讓群眾結合自身實際自由選擇少跑腿或零跑腿。

加強窗口服務規范。制定《青島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對外服務窗口職責及工作流程》《青島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文明用語服務規范》,對窗口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禮貌禮節、言行舉止、服務用語等作出規范,塑造良好調解仲裁形象。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制度。制定《五項承諾和十條禁令》,從群眾最關注、權力最集中、工作最薄弱的部位和環節入手,推行服務承諾制度。將文明服務、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告知、公正廉潔以及影響案件公平公正辦理的負面清單和不良工作作風,列入承諾或禁令范圍,教育引導工作人員入心入腦,嚴格遵守,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善用群眾語言解疑釋惑。在咨詢立案、案件審理和裁決過程中,對群眾關于調解仲裁政策、庭審程序等方面的問題作清晰、徹底答復,對爭議焦點、法律適用作充分必要說理,做到法律專業性與通俗易懂性相統一,切實消除群眾聽不懂、看不明白、心氣不順的怨氣。

暢通群眾訴求反映和監督渠道。在服務窗口設置意見箱,對外公示監督電話,暢通群眾訴求反映和監督渠道,及時處理群眾訴求,接受群眾評價和監督。開展大廳窗口紀律作風專項整頓。采用“制度+巡查+電子監控+周通報”的管理模式,對發生服務不良行為的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批評教育,督促及時抓好整改,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深化調解仲裁全過程辦案監督。健全立案審批、文書校核、結案審批、辦案巡查、信訪督查等監督制度,對勞動人事爭議的申請受理、辦案程序、處理結果、辦案行為等進行全面監督,切實滿足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正當訴求。

2023年上半年,青島兩級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案件11857起,較去年同期增長3.92%。仲裁結案率達99.13%,調解成功率達82.79%,在受理案件有所增長的情況下,仲裁結案率和調解成功率比去年同期分別提升2.2個百分點和14.26個百分點。截至目前,全市未發生一起因調解仲裁不良服務行為引發的社會輿情事件。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