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師生代表隊奔赴各個國賽賽場,取得優異成績。計算機系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以下簡稱“三創賽”)中獲一等獎;機電工程系在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中斬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個,并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技術賽項中獲三等獎;體育系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音樂系在“浙音”青少年藝術節民樂專場全國總展演中獲特金獎。
今年以來,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不斷在國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標志著學校瞄準“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不斷走向成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建設“練兵場” 完善“校省國”三級多維競賽體系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以“職業特色、技能導向、價值引領”的辦學定位,“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創融匯”的模式定位,“立足鷹城、面向中原、輻射全國”的培養定位,不斷強化師生職業技能培養和能力素質提升,加快推進“人人持證 技能河南”在學校開花結果。
2022年起,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以國賽選拔為基準的競賽體系標準,打造仿真國賽現場,搭建參賽選手“練兵場”,學生團隊在更標準、更嚴格、更完善的備賽環境中,高效取得訓練成果。
機電工程系是較早建立校省國一體化訓練機制的院系。在校賽選拔中,就已經組成了一支高水平技術能手隊伍。近兩年,機電工程系面向新型工業化的機械制造等行業,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集成與應用。8月,首次出征國賽的工業機器人代表隊斬獲全國三等獎。
強化“加油站” 打造“賽為核”兩軸一高地科學布局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逐步完善“一核兩軸一高地”科學布局,以技能競賽為教育教學工作核心,推動學生和教師職業技能水平雙向提升的“兩軸”運作,占領全省乃至全國技能人才新高地。
7月,美術系教師在全國數字創意教學技能大賽中斬獲三個一等獎,獲獎教師均為青年“雙師型”教師。機電工程系教師李貴勝、賈英鋒在今年3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7月,榮獲“全國輕工技術能手”稱號。2023年,該校共有125名教師被成功認定為“雙師型”教師。
該校以技能競賽為抓手,不斷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技能訓練考體系,打造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強品牌”,搶占區域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建設技術能手和專業人才“加油站”。
近年來,逐步厘清專業群建設重點方向,緊盯產業發展前沿和技術技能發展趨勢,已形成學前教育、研學旅行、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四大專業群發展格局。
依托專業群建設和人才培養新理念,該校獲批省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工程研究中心、省示范性虛擬仿真基地,獲批教育部專項、省重大項目、教育部供需項目等8項,入選國家、省十四五規劃教材3部,入選省精品在線課程、省思政示范課程、省研學旅行課程6門,入選省級教學資源庫2個,入選省特色示范專業1個。
優化“路線圖” 瞄準“三促進”一體化人才培養目標
在“三創賽”中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的趙勇軍,是一名駐村隊員。在備賽過程中,他帶領參賽隊員深入農村,利用電子商務專業的理論優勢和實操經驗,助力村莊農業發展。團隊在國賽中獲獎,詮釋了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在“競賽育人”工作上的理念和初心,即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高效共贏。這也是該校培養技術人才的“路線圖”。
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錨定“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產教融合”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深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地方經濟賦能,共同推進產業快速、創新、科學發展。
2022年,該校1 X證書取證任務完成率位列全省職業院校第一。先后成立了比亞迪、京東物流、無人機應用技術、數字商業等產業學院,實現校企協同育人和服務產業雙贏。
“職業教育要回答‘企業之問’、‘行業之問’和‘產業之問’,就必須把職業教育的立足點放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上,精準強化‘教師體系、專業體系、課程體系和思政體系’內涵建設。”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丁笑生說,“只有不斷促進學校的專業集群與區域的產業集群有機融合,才能精準打造‘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技能河南、技能中國加快建設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教育強省、教育強國做出職業教育更加出彩的貢獻。”(蔣涵真)
編輯:王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