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  正文

失聯私募基金機構已有95家 投資私募基金如何防踩雷

評論

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收益同源,只有明白自己的收益來源,才能看到風險點,從而控制風險。而且,除了關注產品收益,還要重視風險收益比、長期收益、管理團隊歷史業績等指標,避免只看短期業績或少數明星產品——

最近,上海銀行有點煩。原因是自上海意隆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西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郁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易財行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家阜興集團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實際控制人失聯以來,旗下約150只私募產品、100多億元資金已難以贖回變現,焦急的投資者紛紛來到私募基金的托管銀行上海銀行咨詢情況。上海銀行無辜地表示,失聯私募產品并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非代銷,僅是托管。

隨著私募基金失聯個案增加,已有多家商業銀行暫緩契約型私募股權基金托管。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公示信息,目前失聯私募機構有95家,其中58家私募機構業務類型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比超過60%。這還不包括因為期限錯配、債券違約、經營管理不善等因素導致“爆雷”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面對無法正常贖回的“爆雷”私募基金,投資者該如何是好?投資私募基金該如何防止“踩雷”?

“適當”是防“踩雷”基礎

隨著《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發布,私募基金“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銷售原則得到確立,將合適的私募產品銷售給合格投資者的理念成為投資者躲避“地雷”的第一堂必修課。

私募排排網智能投資事業部副總監楊建波介紹,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一般須滿足3個條件:一是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二是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三是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驗,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

有了這么多錢和經驗的私募投資者是否能保證自己不“踩雷”?也未必,還需要了解自己、了解產品,做到產品和人相匹配,即適當。

目前,私募基金投資者一般分為C1保守型、C2穩健型、C3平衡型、C4成長型、C5進取型共5類。私募基金產品分為R1低風險、R2中低風險、R3中風險、R4中高風險、R5高風險5個等級。R1類的代表產品是貨幣市場基金或短期理財債券類基金,R2類的代表產品是普通債券基金,R3類的代表產品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R4類的代表產品是可轉債基金、分級B份額,R5類的代表產品是債券分級基金B份額、股票分級基金B份額、大宗商品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私募創投基金。

在此基礎上,合格投資者可以按照產品風險等級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和投資策略。例如,C1等級的投資者一般適宜選擇私募固收類基金等產品,在投資策略上盡量選擇相對保守的固收策略產品,不宜選擇高風險產品。

金斧子投研中心負責人表示,在具體選擇產品時,除關注產品收益,還要重視風險收益比、長期收益、管理團隊歷史業績等指標,避免只看短期業績或少數明星產品。此外,應盡量選擇有優秀投研能力、完整的風控體系和盡責審慎態度的團隊。

“魔鬼”藏在細節中

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的部分細節信息可以反映出這只基金到底有無“觸雷”的蛛絲馬跡。私募排排網合規部副總監溫志飛介紹,從合法性上,私募投資者應掌握關于私募基金的登記備案基本知識,要到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查閱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產品的備案合法性,了解擬投資私募基金類型的風險收益特征,防范一些以私募基金名義為幌子的詐騙活動。

另一方面,通過查閱基金業協會網站歷年信息可以發現部分私募可能存在的異常信息。例如,注冊資本不足、年度財務數據未提交、法定負責人經常變更等。此外,可從私募基金公司發行產品的跨度和數量分析其“靠譜”程度。若一家私募公司發行產品跨度長,說明資產管理經驗相對豐富,反之,若長期不發新產品,則表明難以積累經驗。

在最關鍵的產品設計信息方面,由于目前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仍在完善之中,一般投資人難以掌握足夠的信息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相關投資項目作出判斷。例如,一只私募基金的波動性、杠桿率、結構化設計程度、衍生品使用情況等涉及產品運營和風險管理的指標,均由私募管理人自主把握,普通投資者很難獲得這些信息。在此情況下,建議投資者通過資產管理規模較大的機構或平臺購買私募產品,以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在管理人篩選方面,建議關注管理經驗豐富、信譽可靠、過往業績經過驗證的管理人。

“債券私募‘爆雷’現象在過去并不多,但隨著近期信用債違約增多,私募債券類產品也開始‘踩雷’,業績和贖回情況受到影響。”格上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媛媛認為,風險控制得當的私募機構,首先有一套完備的、能嚴格執行的風控體系。例如,凈值產生多少回撤,會執行怎樣的調倉、交易動作等。同時,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往往十分明確自己在市場上到底賺了什么錢。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收益同源,只有明白自己的收益來源,才能看到風險點,從而控制風險。例如,在債市“踩雷”的私募機構,不少管理人投資低評級債券,低評級的背后是機構追求相對較高的短期收益,卻忽視了長期投資風險,自然會成為市場出清的犧牲品。投資者在選擇相關債券私募時需要規避這些風險。

恰當選擇投資策略

除了適當性原則和產品細節因素之外,私募投資者還應當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策略。如果一名投資者在債券違約率高發的“熊市”年份,仍然執意選擇債券策略私募基金產品,而且配置倉位較重,則“踩雷”的概率將增加。反之,若投資者在債市違約率增加的年份,選擇均衡配置商品、黃金、股票類私募基金產品,則很有可能規避債市“地雷”,享受到其他市場的紅利。

金斧子投研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沒有永遠適合自己的產品,只有永遠適時而生的投資策略。投資策略的本質是依據大類資產配置理念、宏觀經濟基本面、量化投資模型等手段獲得的賺錢手法。目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般有股票策略、事件驅動策略、管理期貨策略、相對價值策略、固定收益策略、量化對沖策略、宏觀對沖策略、組合基金(FOF)策略八大策略。例如,組合基金策略就是通過投資其他績優私募基金賺取收益。總之,在選擇適合自身年齡、風險偏好的投資策略時,投資者應對自身所投資或考慮投資的私募基金風險及收益特征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更有效地規避風險。

標簽: 投資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