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  正文

7月中國吸收外資保持向好態勢

評論

貿易戰陰影下,中國吸收外資目前仍保持向好態勢。

中國商務部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中國吸收外資額504.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9%,單月增速創2018年以來新高。同期,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648家,比6月多了近100家,是去年7月的一倍有余。

受7月吸收外資增速大幅提升帶動,2018年前7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4967.1億元,同比增長2.3%,比上半年加快1.2個百分點,也高于去年同期。

主要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均有所增長。據商務部數據,前7個月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近3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近5個百分點。

7月是中美對彼此340億美元商品互相加征25%關稅的第一個月。此前外界曾擔憂,貿易戰會波及在華外資企業經營,進而影響外企來華投資信心。但從7月數據來看,中國吸收外資目前尚未受到沖擊。

北京學者認為,今后貿易戰對中國吸收外資的影響依然可控。

“盡管外資可能會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外資更看重的是中國的大市場以及營商環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稱,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優化營商環境,在知識產權保護、擴大市場開放等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

近期中國已推出一系列開放措施,如出臺全國和適用于自貿試驗區的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長度均比上一版縮短;實施外企備案管理新規,進一步簡化外企設立程序等。

蘇慶義說,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將讓外企在華有更多投資機會,加強產權保護可減少外企投資顧慮,讓其放心來華興業,皆有助于中國吸引到更高水平的外資。在此情況下,“貿易摩擦對中國吸收外資影響有限,并且可控”。

此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已多次表示,中方將為世界各國在華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所有在華企業的合法權益”都將得到中國政府的保護。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穩定外資關鍵是要穩定在華經營外企的信心。強化外企合法權益保護,意味著中國市場將繼續沿著穩定、理性、法治的軌道前行,有利于降低貿易摩擦的外溢效應。

資料圖:民眾購買豬肉。 <a target=

資料圖:民眾購買豬肉。 

不過,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多,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背景下,今后中國要增強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郝紅梅稱,考慮到發達經濟體加快促制造業回流,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推出各種大幅度優惠政策爭搶外資,未來中國吸收外資形勢依然嚴峻。今后,中國應將外部環境變化的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開放的動力,加快開放步伐,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投資者“用腳投票”。

標簽: 外資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