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疆是個好地方】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
在奇臺縣半截溝鎮江布拉克村營盤灘八組,一棟造型別致的民宿恬靜地隱于山水間。兔兒條做成的柵欄門、設計獨特的影壁、古樸的拔廊房……離江布拉克景區入口處約2公里的早韶晚韶鄉土藝宿,成為許多游客感受鄉村文化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這棟民宿占地1330平方米,是兩進院落的四合院,由7棟建筑組成。近日,記者跟隨民宿主人王翔走進院落,陽光透過木頭做的門樓,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印跡。迎面是一面由土坯、石頭、青磚等材料做成的影壁,繞到影壁后,水井里錦鯉戲水,四周坐落著夯土建的拔廊房、石頭砌的房、棱角分明的青磚房等,讓這棟民宿具有滿滿的歷史感。院中小草吐綠,鮮花盛開,為這座古樸的院落增添了生機和韻味。
“文化是民宿的靈魂,建筑是文化的載體。作為設計師,我們要挖掘本地鄉土文化,用藝術的手段把文化元素表現出來。”王翔說,他在北京從事設計20余年,看準了奇臺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的機遇,便在2019年帶著自己設計的民宿圖紙回到家鄉創業,投資近400萬元、花了近4年時間在自家老宅上建造了這棟民宿。
在建造過程中,王翔遵循“就地取材”原則,盡可能采用當地出產的生態建筑材料,石頭、土坯和木材。為了體現濃濃的鄉土文化味,他不僅限于自己的童年記憶,還查閱大量資料,走訪村里老人,力求每一處的設計和建造都精益求精。
土黃色的夯土老墻,使拔廊房顯得既現代又古樸;框架土坯房結構的接待中心,土坯墻面被雨水沖刷的痕跡清晰可見;“磨野”“過雨”“見天”“外溪”……他為每一間民宿賦予不同的風格和意蘊;廊下草圈做成的造型裝置上,一對野鴿在孵育后代;鄉土氣息濃郁的土灶臺、蒸籠、刨子等,體現著民宿主人的用心。
雖然房子的建筑面積近800平方米,但王翔只做了9套客房,書吧、茶吧、KTV等更多的公共空間讓這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住處,而是游客享受悠閑、舒適鄉村生活的一個場所。2022年,這家民宿被評為昌吉回族自治州精品民宿和自治區級文化大院示范點。今年4月底開業以來,游客入住率持續穩步上升。
“這里離江布拉克景區只有2分鐘路程,房間裝修很獨特,原汁原味原生態,勾起了童年的鄉村記憶,晚上院子里有篝火,還可以看星空,給出游增添了美好的回憶。”來自烏魯木齊的游客曾香瑜說。
眼下,王翔正在繼續優化軟硬件設施,持續完善服務體系,并準備設計幾個大型的裝置藝術。此外,他還想利用自己的所長,幫助周邊建設多家高端民宿,形成集群效應,吸引更多游客來此體驗鄉土生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