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從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8月23日召開的《自治區質量強區建設實施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區累計發布自治區地方標準2000余項,為質量強區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質量基礎設施是促進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國際貿易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主要包括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要素。
截至目前,我區累計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300余項,涉及電力、化工、建筑、交通等10多個行業領域。累計發布自治區地方標準2000余項,設區的市級地方標準近150項;近百家社會團體發布團體標準500余項,近5千家企業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準2.22萬項。2022年,在農業、民政、社保、精準扶貧、有色金屬、化工、信息技術等領域,主持或參與承擔國家標準150多項。
當前,全國有400多家認證機構在新疆開展認證業務,全疆有近7000家組織取得認證證書2萬多張,證書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6%。全區(不含兵團)獲得國家級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機構達到50家,國家質檢中心10多個,獲自治區級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機構達到1000多家。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多里坤·阿吾提介紹,《實施方案》對優化計量服務、創新標準供給、提升檢驗檢測認證質量、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作出了具體安排,持續發揮促進產業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和推動服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