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刻板印象里,中國人矮,尤其是男性,在網上多年來飽受身高不如外國人的屈辱。
實際上,30多年來,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75.7厘米,超過日本、韓國,成為東亞第一,雖然比不上全球最高的荷蘭人,已經無限接近美國小伙子176.9厘米的平均身高。
【資料圖】
這與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費水平直線上升,營養攝取大幅增加有著直接關系。
牛奶,也不再是奢侈品,早已進入普通家庭餐桌,而實現牛奶(常溫奶)自由后,多年來一成不變的牛奶行業,也在悄然發生巨變。
奶圈鄙視鏈:蛋白質、低溫、娟姍牛
乳企越來越卷了,尤其是近三年,牛奶市場遵循著一條清晰的升級打怪之路。
卷營養成分。2020年以前,大眾對牛奶的認知相對貧瘠,無論打著牛奶旗號,實則調制乳、復原乳等風味飲料,只要包裝寫著牛奶,就認為是牛奶。
2020年一篇深扒伊利、蒙牛兩大奶企的自媒體文章仿佛一枚深水炸彈,讓消費者前所未有地開始關注牛奶配料表當中一個指標——蛋白質含量,以3g/100g為標準,越高越是好牛奶。
例如,伊利、蒙牛最便宜最普通的純牛奶,因為奶味寡淡被視為喝水,其實蛋白質有3.2g/100g,高于國標的2.8g/100g和農墾乳業聯盟的3g/100g。
在消費者對蛋白質關注后,這個數字也卷起來了,金典、特侖蘇純牛奶含量達到3.6g/100g,光明優加純牛奶蛋白質含量也是3.6g/100g,輝山杰茜至優達到了3.8g/100g,金典新西蘭進口、紐仕蘭等甚至達到了4g/100g。
奶企思路也跟著打開,針對老年人、學生群體,加鈣、維生素D,還有為了讓牛奶口感更濃厚,添加奶油。伊利臻濃牛奶每100ml含鈣量達到150mg,蒙牛煥輕骨力牛奶特別添加酪蛋白磷酸肽、維生素D,不添加蔗糖,光明優加益固牛奶號稱1.5倍乳源鈣+維生素D+CBP初乳堿性蛋白。
卷溫度。2020年解決了3g/100g蛋白質作為合格牛奶的最低標準后,2021年,奶企又卷上了一個新高度,開啟了溫度之戰,實際是常溫奶企越界爭搶區域鮮奶奶企市場份額,滅菌奶與巴氏奶的技術之爭。
家里一箱箱屯的牛奶就是常溫奶,經過短時間超高溫滅菌,保質期長達6個-12個月,但營養價值和口感會有所損失,優勢在于量大、便宜、管夠,且常溫運輸、保存,物流倉儲成本低。常溫奶企的代表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伊利、蒙牛。
常溫奶只是滿足了有奶喝,牛奶好不好的又一標志是,保質期越短營養保存越完整。
于是,冷藏低溫鮮奶C位出道,通常只有3天-7天保質期,采用較低溫度、較長時間的巴氏殺菌法,最大限度保留了新鮮牛奶的營養物質和風味。三元、光明、輝山、新希望、燕塘、衛崗等地方乳企的巴氏奶保質期都在3天-9天。
由于巴氏殺菌的鮮奶需要低溫保存、冷鏈運輸,從出廠送到消費者手中,常有保質期過半的情況,奶企推出了新概念——超巴奶,通過技術升級,保質期比巴氏奶多出10天到20多天,口感和營養不會相差多少。
蒙?,F代牧場、蒙牛每日鮮語、伊利鮮牛奶、伊利金典鮮牛奶保質期為15天。可口可樂還與蒙牛推出了28天超長保質期的超巴奶產品鮮菲樂(Fairlife)。
這種模糊做法增加了消費者選擇成本,以為自己買的是巴氏奶,實際上卻是超巴奶,甚至有些奶企把低溫奶也放在冷藏區。
卷奶牛品種。2022年,奶企內卷正在進入第三階段,誰擁有了娟姍牛,誰就享有“奶中皇后”、“奶牛屆愛馬仕”的至尊稱號。娟姍牛之于奶企,就像183cm之于男人的尊嚴。
全世界約有10億頭牛,但只有1/7能被稱為奶牛,6大品種中,原產荷蘭的荷斯坦牛最普遍,印象中的黑白花牛就是它。目前我國存欄的奶牛中超85%的都是荷斯坦牛與我國黃牛雜交培育出來的中國荷斯坦牛。
而讓奶企爭搶的娟姍牛原產于英國澤西島,體型小巧,皮毛金色,非常漂亮,維多利亞女王曾將其引入皇家溫莎農場,妥妥的“貴族血統”,走的是“封閉培育”品種提純路線,還受英國立法保護,所以純種娟姍牛在全球范圍內數量稀少,僅20萬頭左右。
圖片來源:B站@柴知識
20世紀90年代中期,廣州奶牛研究所引進少量純種娟姍母牛開展引種試驗,隨后推廣開來,但娟姍牛相對難養,喜歡溫暖的環境,喂食飼料精細,產奶量低,死亡率高達5%,相較而言,荷斯坦牛才3%。
娟姍牛也因此物以稀為貴,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目前國內700萬頭左右的奶牛存欄量中,娟姍牛的數量僅占約1.7%。
但真正讓娟姍牛奇貨可居的是營養價值出眾:蛋白質含量約為4.3%,比荷斯坦牛要高二、三成;脂肪含量在5%左右,甚至能達到8%,荷斯坦牛奶只有3.7%。這也是為什么娟姍牛奶口感濃郁醇厚,荷斯坦牛奶味道寡淡,沒有奶味。
當然,口感和營養價值的提升也推高了價格,例如,廣東本地奶企香滿樓,946ml娟姍牛奶,保質期10天,售價37.5元,新希望乳業24小時限定娟姍乳售價為35.8元,規格為720ml/盒。
分析完三次牛奶市場內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等式,高蛋白質+稀有奶源+低溫=牛奶屆食物鏈頂端。
奶企內卷背后,格局或迎來大變天
奶圈鄙視鏈背后,其實是行業格局正在重塑。
從乳制品行業整體來看,2006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直到2014年,行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但天花板也隨之而來,從2015年后連續3年,乳制品行業的銷量增速開始低于單價增速,整體增速降低到5%以下。
而占乳制品市場超九成以上份額的液體乳,銷量也在2016年后出現明顯的下滑,2017至2019年增速分別為-2.06%、-1.07%和-0.98%。
從競爭格局來看,我國乳制品行業集中度較高,呈現明顯的寡頭競爭格局。2020年伊利和蒙牛兩大巨頭市場份額占比合計達到48%,CR6達到58.6%。
這意味著,行業向上“量增”的時代已經過去,市場亟需“質增”,這既是行業瓶頸期的挑戰,也是中小乳企打破行業格局的機遇。
這張通行證就是借助消費升級東風,通過不斷拓寬細分賽道,打出差異化產品來完成高端化。
其實,國內乳企高端化之路走得挺早。
2005年,蒙牛特侖蘇憑借一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打響了國內高端奶第一槍,緊接著伊利迅速推出對標特侖蘇的金典,強調有機、天然、高品質牛奶。
銷量證明,高端液態奶市場大有可為。
以特侖蘇為例,經過6次產品更新迭代,單價從最初的5.4元增長至9.9元。成立不過7年的特侖蘇,到2021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億元,為蒙牛貢獻近三分之一的營收,受高端產品提振等影響,2005年到2021年,蒙牛毛利率也上漲了約14個百分點。
國元證券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1年我國高端液態奶零售額從878億元增長到了1849億元,而同期普通液態奶銷售額卻幾乎沒有增長。
此時奶圈高端化其實并沒有到“內卷”這種激烈地步,在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對市場份額的絕對把持下,頂多是伊利、蒙牛忙著扳手腕,其他奶企湊熱鬧圍觀,不妨把這一階段看作是為接下來切入細分賽道、卷蛋白質等高營養物質做鋪墊。
但是當伊利、蒙牛開始進軍低溫鮮奶品類,這一原本屬于區域奶企的勢力范圍時,內卷才真正開始。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1年,低溫鮮奶(巴氏奶)的市場規模從343億升攀升至414億升,除了疫情剛暴發的2020年,其余年份的市場規模增速均高于10%。
低溫鮮奶,已成為國內乳品行業增長最迅速的品類之一。
從國際乳制品消費結構來看,低溫鮮奶是大勢所趨。在發達國家,鮮奶在液態奶中的占比均超90%,其中加拿大為99.9%,美國為99.7%,日本、韓國均為98%。
而我國常溫奶市占率接近9成,已經解決了有奶喝的問題,下一步是喝好奶。
蒙牛2018年正式入局低溫鮮奶,一年推出了17個鮮奶單品,其中每日鮮語在2018年的增長高達73%,伊利布局仍以常溫為主,到2019年底才推出了3款低溫鮮奶產品。
數據顯示,2018年低溫巴氏奶代表企業為光明、三元、新希望乳業,市占率分別為11.5%、9.2%、5.9%。
可以看出,低溫鮮奶由于增長迅速,且行業集中度尚不高,有誕生龍頭企業的機會,這也是伊利、蒙牛入局的原因。
巨頭入場,中小乳企為求生存,只好卷起來。
原來的常溫奶賽道,在超高溫滅菌技術下“北奶南運”,無需擔憂距離,伊利、蒙牛牧場偏遠,但能在全國迅速鋪開,搶占市場。
而地方性乳企多為本地品牌,牧場靠近周邊城市,方便運輸,產品以低溫鮮奶為主,但品牌輻射范圍低,像燕塘出了廣東、祁牧離開甘肅、山花出了貴州,鮮有人知。
最關鍵的是,生鮮電商的飛速發展,讓冷鏈物流得以進一步完善,擴大了低溫鮮奶的半徑。在此基礎上,2020年,直播帶貨爆火,小紅書、B站等社交電商渠道加持,地方奶企以網紅之姿席卷奶圈,順利參與到全國市場競爭,貨架上的牛奶,也不再是伊利、蒙牛獨大。
例如,君樂寶與每日優鮮在北京簽下戰略合作協議,盒馬鮮生在上海與安佳、在西南與新希望乳業、在華南與溫氏乳業合作推出“日日鮮”鮮奶,主打只賣一天不隔夜。
新疆奶企也成為95后追捧的對象,天潤推出廣東專供鮮牛奶?!缎陆請蟆吩鴪蟮?,“得天獨厚的資源讓新疆乳制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近3年外銷內地年均增幅在30%以上”。
所以,我們能看到2015-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數量逐年下降,但在2020年逆勢增長。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數量達到591家。
地方奶企也走上了資本市場,尋求融資來擴大核心競爭力。
2020年前后,一大批乳企扎推IPO,如科拓生物、熊貓乳品、一鳴食品,緊接著2021年,李子園、優然牧場分別在A股、港股上市,同期,簡愛酸奶、認養一頭牛、光明乳業拿下數億元的融資。
2022年又迎來了一波新老乳企上市高潮,陽光乳業5月成功上市后,陸續有13家乳企啟動上市計劃,既有河北老牌乳企君樂寶,也有以“替用戶養牛”營銷出圈的新銳奶企“認養一頭牛”。
結尾
無論是蛋白質含量越來越高,奶牛品種越來越珍稀,還是保質期越來越短,所有指向的一條路是,牛奶價格越來越高。
實現牛奶自由不過40年的中國人,要再次失去牛奶自由了嗎?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2-2027年中國低溫乳制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區域產業對標研究、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乳企“內卷”,年輕人快喝不起牛奶了》,刺猬公社
【2】《娟姍奶又把牛奶價格推高了一截兒》,火星商業
【3】《真假“鮮”牛奶:保質期長達20天,哪些乳企在“鉆空子”?》,財經
【4】《娟姍奶,下一個明星賽道?》,乳業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