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近日結束,于11月16日進入公示階段。今年建議授獎項目共75項,其中,技術發明獎5項,含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獎70項,含一等獎14項,二等獎56項。
在近日舉行的“紡織之光”2022年度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評審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談到,今年科技獎獎項申報熱情高漲,項目總體水平較高,反映出近年來我國紡織科技發展的長足進步和成就。
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這為行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基于此,未來紡織科技創新要強化三方面工作:一是科技工作對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意義重大,在“十四五”期間仍需通過科技創新加強紡織產業結構調整;二是我國紡織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未來需要企業、科研院所與行業協會協同發力促進創新發展;三是要加強原創性科技攻關工程,推動我國紡織科技自立自強。李陵申強調,發展實體經濟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助力,希望全行業進一步重視和支持科技創新,真正推動制造強國發展戰略的實施。
據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介紹,今年收到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申報項目共201項,經審查合格的191個項目進入網絡評審,按申報項目專業,分成紡織、化纖等7個專業組進行初評,然后進行了會議評審和表決。此次公示期為11月16日起20天內。對公示項目有異議者可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以書面方式向提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王玉忠、陳文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以及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協會的專家和代表70余人參加了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