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朱共山:“能源AI”將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附新能源發電市場預測】

評論


(資料圖片)

當前,光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逐漸站上能源舞臺,為碳減排事業做出一份份貢獻。

5月23日,在第十六屆SNEC全球光伏大會上,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表示,放眼未來,新能源的技術革命、場景革命、數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勢,席卷著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能源科技創新進入持續高度活躍期,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甲醇、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技術加快迭代,推動新能源產業從資源、資本主導型向技術主導型轉變。

朱共山認為,萬物互聯,電是根本;到2050年,電力占能源消費的比例將由現在的21%增加到51%,算力作為新型生產力將和新智造鑲嵌在一起,成為用電大戶之一。AI催生數字鏡像世界,算力讓鏡像更精準,電力讓鏡像更穩定和清晰。“能源AI”將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

新能源發電行業現狀

2017-2021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7.10%。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6億千瓦、核能發電裝機0.5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38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礎上,“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年均裝機規模還將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據此,前瞻初步預測至2025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可達到17億千瓦,至2027年末,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或將達到21億千瓦。

朱共山對助推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多條意見,包括:一是理性第一,有序進化。從野蠻擴張、無序生長、大起大落的歷史周期波動中汲取教訓,從沖動盲目型投資向理性穩健型投資轉變,瞄準迭代趨勢,基于供需內在邏輯,競合發展,共生共榮。二是科技為先,創新為王。回歸到新能源發展的第一性原理——基于科技提升帶來的成本經濟性。在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研發方面,攜手合作,取長補短。三是接軌國際,統一標準。在碳足跡基礎數據庫、碳足跡評價方法與流程、碳中和認證等方面統一標準,完善流程,確立模型,與國際接軌。四是跨界融合,協同發展。擺脫低層次的行業內卷,走差異化、互補化協同發展之路。尊重知識產權,共同保護行業創新成果,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能源電力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