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油價連走“下坡路”。自4月中旬以來,油價持續下跌,從80美元上方一路下跌,近期再度跌破70美元關口。
油價為何仍持續下跌?
招商期貨原油分析師安婧指出,這主要由于市場對“歐佩克+”減產計劃已經充分預期,利多影響逐步減弱后,交易者又再次關注宏觀及需求層面,市場擔憂歐美加息導致衰退,經濟走弱將最終傳導至終端油品消費,因此需求預期下調,對油價造成壓制。
(資料圖片)
眼下全球宏觀風險持續發酵,經濟下行壓力明顯,進一步加重了投資者的憂慮情緒,導致油價承壓。
原油市場的供需情況如何?油價會否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在“五一”期間呈現強勁復蘇勢頭,使得不少機構對中國原油需求持樂觀態度。目前,中國主要對陸地油氣資源進行開發,對海上資源開發相對較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原油產量波動變化,年產量保持在1.9-2.2億噸之間。2021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99億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05%。
2015-2018年中國成品油產量維持穩定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成品油產量小幅下降。2020年全球疫情導致成品油需求下降,國內成品油產量也隨之萎縮。隨著國內疫情好轉,成品油的產量也開始回升,2021年成品油產量為35738.2萬噸,同比增長7.9%,其中,柴油增長2.7%,汽油增長17.3%,煤油下降2.6%。
消費量方面,2015-2019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總體逐年上升。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2.9噸,同比下降6.7%。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對于成品油的需求也開始恢復。2021年,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3.2億噸,同比增長10%。其中汽油、柴油需求率先恢復,煤油需求仍低于疫情前水平。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國內全面復工復產,成品油消費總體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成品油供需差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縮窄。
招商期貨原油分析師安婧指出,總體來看,需求端有旺季和中國復蘇的增量,而供應端增量卻被‘歐佩克+’減產抵消,因此下半年石油市場大概率是供不應求的,價格中樞上移的概率較高。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淑嫻指出,一方面是供給端緊張,另一方面是需求端增長。由此可判斷,油價出現大幅暴跌可能性較小,2023年油價或將持續高位運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