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全球快消息!三只松鼠“錯押”堅果,章燎原線下擴張“敗北”

評論

作者 季一一

編輯 覃拓


(資料圖片)

去年,休閑零食行業“巨頭”三只松鼠(300783)過得并不舒心。

4月25日,三只松鼠發布2022年度報告。

年報顯示,三只松鼠2022年營業總收入為72.93億,同比降低25.3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9億元,同比降低68.81%。

事實上,比營收、利潤雙下滑,三只松鼠營收已經連續3年下降。

很難將這慘淡業績歸咎于“大環境”。

以休閑零食同行良品鋪子份為例,2022年營業總收入94.40億,同比上漲1.24%,實現6連漲;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35億元,同比上漲19.16%。

三只松鼠向左,良品鋪子向右。

曾為“國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如今陷入路徑依賴,業績跌跌不休,轉型艱難。

1

三只松鼠的“生殺大權”

被“淘系”牢牢掌控

2012年,三只松鼠成立。

嗅覺靈敏的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抓住中國第二代互聯網發展春風,依靠“淘系”電商快速擴張。

三只松鼠成立后的第一個雙十一,單店日銷售766萬元,打破天貓食品行業記錄。

2014年到2016年,三只松鼠的營收從9.24億元增長至44.23億元。

2019年,三只松鼠營收破百億,穩坐行業“一哥”;且成功登陸深圳交易所,股價在一年內上漲超4倍,最高觸及90元。

斯蒂芬·茨威格在《斷頭皇后》中寫過一句話,“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一方面,休閑零食行業門檻較低,從業者對平臺流量爭奪愈發激烈,獲客成本水漲船高。

據華安證券統計,三只松鼠線上獲客成本從2018年6元/件,上漲至2019年上半年10元/件。

不僅如此,三只松鼠互聯網平臺服務費也在逐年增加。

2018年和2019年增速分別為37%和68%,遠高于營收增長速度;同期,三只松鼠的營收分別增長26.05%和45.30%。

另一方面,三只松鼠由于和“淘系”綁定過深,在電商平臺的競爭中,也曾被“連帶”。

2015年“雙十一”,阿里巴巴與京東“貓狗大戰”打響。

三只松鼠表示,不參與平臺之爭,但京東店鋪仍遭下架。

經過緊急溝通,17小時后店鋪才再次上線。

2016年,曾有媒體發稱,三只松鼠上線APP,意味著“不需要平臺,可獨立運營。”

該文發布當天,章燎原就聯系到阿里巴巴CEO張勇(逍遙子),稱媒體是在挑撥離間,三只松鼠仍會全力支持阿里巴巴。

“表忠心”的背后,是章燎原對“淘系”掌握三只松鼠“生殺大權”的畏懼。

要知道,三只松鼠曾出現營收近70%來自天貓的情況。

據三只松鼠2022年年報顯示,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收47.88億元,其中天貓系營收19.80億元,貢獻電商營收41%。

反觀良品鋪子,天貓之外,良品鋪子京東自營店、拼多多旗艦店店鋪,銷售規模已達行業第一。

2022年,8月抖音“超品日”活動中,良品鋪子銷售額為行業第一。

2022年,良品鋪子線上主業務營收達46.98億元,與三只松鼠幾乎持平。

2

章燎原線下擴張“野心”

在疫情中潦草收尾

三只松鼠曾在2021年總結,“以電商為核心的創業時代結束了。”

事實上,就休閑零食行業而言,電商或許從未占據核心地位。

資料顯示,2022年休閑零食行業,線下渠道仍占據 85.9%,線上滲透率僅為14.1%,甚至低于2021年。

零食專賣店、便利店、傳統夫妻店仍是主流渠道。

對于這一點,章燎原十分清楚。

早在三只松鼠創立之初,章燎原就預測,O2O模式將成為未來必然趨勢,企業最終也會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遺憾的是,三只松鼠未能抓住機會轉型成功。

受路徑依賴影響,三只松鼠從2106年開始設立線下店,到2019年6月,以自營為主的投食店僅73家,加盟模式的聯盟小店為78家;可2019年上半年,線上銷售占比仍達88.62%。

隨著線上紅利減弱,獲客成本上升,三只松鼠開始線下渠道激進布局。

2020年,在疫情反復情況下,三只松鼠強勢完成千店目標。

其中,投食店新開78家,總計171家,聯盟店新開641家,達到872家。

這種只計數量不講效果的粗放式擴張,很快就帶來惡效。

2021年,三只松鼠迎來首波關店潮,當年新開投食店12家,閉店43家;新開聯盟店341家,閉店288家。

2022年,更嚴峻的關店潮緊隨而來,三只松鼠投食店新開1家,閉店118家,年末僅剩23家;聯盟店新開 44 家,閉店 431 家,年末累計 538 家。

對于大面積關店原因,三只松鼠的解釋是,基于轉型戰略下對門店策略由過去規模化、粗放型擴張,轉向優質店鋪可持續經營。

與急于求成三只松鼠不同,良品鋪子在門店擴張上顯得從容許多。

2022年,良品鋪子新開門店共計661家,其中直營門店166家,加盟門店495家,門店數量累計達3,200 家。

不僅如此,良品鋪子為店鋪選址高質量,讓公司投資人之一的高瓴資本,派駐大數據團隊進入公司,引入大數據門店預測選址模型為其門店選址,增強門店引流能力。

3

行業競爭激烈、集中度下滑

三只松鼠錯押堅果

三只松鼠創立之初能力壓同行,靠的是堅果。

2012年,堅果在消費端不斷走熱,國內消費者收入普遍增長,健康價值被普及,中國消費需求進入歷史性升級期。

不僅是三只松鼠,靠“每日堅果”聞名的沃隆,也成立于2012年。

彼時,堅果行業標準不一“散亂差”;且堅果爆火后,洽洽、來伊份等業內“巨頭”沒有及時“進軍”。

優渥的成長環境讓三只松鼠成功“占位”。

但堅果行業的低門檻,“無人競爭”現象沒有持續太久。

以2022年11月天貓堅果市場銷售數據TOP10為例,三只松鼠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百草味、覓菓、良品鋪子、沃隆、每果時光、老街口、洽洽、天虹牌、比比炒。

據天貓新品創新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堅果TOP10品牌銷售額占比為41%,品牌集中增速下滑3.3%。

堅果賽道越發擁擠,行業集中率不斷下滑,三只松鼠堅果之外的想象力,也在幾年前被親手舍棄。

在穩坐5年天貓堅果、零食領域“第一把交椅”后,三只松鼠主動選擇縮減品類,持續“押寶”堅果領域。

2020年,三只松鼠主要產品款式從2019年的500余款,銳減至400款左右,并表示仍將持續優化。

三只松鼠方面曾表示,雖然SKU縮減導致其他品類營收出現一定折損,但堅果營收及占比穩中有升,同時基于堅果規模效應,成本進一步優化,堅果毛利率實現較好上升。

章燎原也曾強調,“要與所有賣堅果的撇清關系,我們和他們不一樣”。

但堅果生意難有差異化,口味同質化嚴重,更何況行業都以代工為主,包括三只松鼠。

在章燎原“鐵心”做堅果時,篩掉其他產品時,良品鋪子不斷做多產品,且押中多個銷售額超千萬的“爆款”。

良品鋪子2022年全年上新產品603個SKU,其中有17個“爆款”;時至2022年末,良品鋪子全渠道SKU共有1655個。

事實上,多數堅果消費者在購買堅果時,不會只買堅果。

據天貓新品創新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零食市場一次購買多種零食的消費者占61%;只有39%的消費者購買一種零食。

且帶有堅果的零食組合,最高占比達7%,糕點、餅干、蜜餞、巧克力常與堅果搭配。

章燎原懂這個道理。

2011年末,三只松鼠還未正式成立前,章燎發文《電商最后的機會,也是電商消亡的開始》:

文中提到,在每個時代轉型中,必定會涌出一些成功者,這是轉型的產物,但也是機會的產物。

最終,需要將這種機會向實力轉型,成功才能長遠,否則都沒有好結果。

如今看來,這像極了三只松鼠的命讖。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