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科學家在煤中儲氫,助推氫能經濟!【附氫能行業發展預測】 每日觀點

評論


(資料圖)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開發氫氣作為清潔能源,以遏制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近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現,煤炭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儲氫方式,就像電池儲存能量以備將來使用一樣,解決了發展清潔能源供應鏈的主要障礙。

科學家們在《應用能源》上說,測試的所有八種煤都顯示出相當大的吸附特性,來自弗吉尼亞州東部的低揮發性煙煤和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無煙煤在測試中表現最好。

氫氣是一種清潔燃燒的燃料,有望用于使用能源最密集的部門——交通、發電和制造業。但科學家們表示, 要建設氫基礎設施并使其成為一種負擔得起且可靠的能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氫能行業發展預測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2020年以后中國氫能需求將持續增加,尤其是2030年以后,為達成“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氫能需求量將大增。到2060年,中國氫能年需求將超過1.3億噸。

中國氫能行業處于發展初期,達到行業成熟期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2022年3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到203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體系,到2035年,形成多元應用生態。

綜上所述,氫能根據生產的來源,可以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2021年底,中國氫能產量超過3300萬噸。從需求端看,未來中國氫能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到2060年預期年需求超1.3億噸。從下游應用看,中國加氫站數量超過270座。根據《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等規劃,未來中國氫能產業將逐漸完善。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新能源首席專家鄒才能表示:“綠氫或許是新能源革命中的一匹黑馬。綠電、綠氫、人造太陽是新能源的‘三駕馬車’,全球已邁入‘氫熱時代’。在加強綠氫基礎建設方面,要像開發氣田一樣建設綠氫大基地,通過規劃建設骨架管網,構建未來綠氫工業。”鄒才能認為,我國新能源資源無限,綠電+綠氫是主要利用方向,未來將構建從陸地到海上的全國綠氫工業管網。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全球及中國儲氫系統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