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深圳發布人工智能方案!將加快建設城市級智能算力平臺【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測】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片)

ChatGPT問世,打響了全球AI領域的“爭奪戰”,多國把發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而國內政府也爭奪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目前,人工智能競逐基本圍繞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展開。

5月31日,深圳市發布《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方案》指出,要整合深圳市算力資源,建設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實現“算力一網化、統籌一體化、調度一站式”,全市可統籌的公共智能算力及相關網絡帶寬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鵬城云腦Ⅲ項目2023年年底前啟動建設。同時加快實施“智能算力網絡關鍵技術體系研究及驗證”項目。積極有序集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的智能算力資源,與周邊城市加強智能算力合作,謀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算力統籌調度平臺。

深圳坐擁騰訊、華為等人工智能前端企業,同時還有鯤云科技、優必選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新銳企業匯聚于此,是工信部第一批認定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部確定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驗區。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308億元,同比增長34.4%,人工智能相關產值2180億元。

區域競爭:北京人工智能競爭能力遙遙領先

從1990年至今,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城市格局幾經變化,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變現穩定,這些城市都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在互聯網業發展中也排名靠前。這些城市均強化科研與人才優勢、加速補充完善人工智能自身及面向行業落地的產業鏈、建設示范性智能應用場景、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相關標準體系、推動公共資源共享、提升城市環境與宜居性、支持系統性超前研發布局等措施將成為城市把握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歷史機遇的謀劃方向。

在2021年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區域競爭力排名中,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屬于第一梯隊;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省份分別是山東省、四川省、安徽省、遼寧省和湖南省。

在四大都市圈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長三角,排名第二的是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別是珠三角和川渝地區。

“十四五”期間核心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

根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李琦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深圳有非常良好的產業基礎,尤其是在數字領域,深圳的企業普遍比較重視企業的數字化建設,這些年的高速發展讓企業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核心數據資產,再加上深圳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工智能產業正在成為深圳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