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3日晚上,理想汽車CEO李想深夜發長文自曝,從來沒有遇到過像華為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都毫無還手之力。理想ONE在華為問界M7的攻勢下,被迫用10億元的賠償提前停產,一個季度就虧損了十幾億,團隊都被打殘了,更造成大量奮斗在一線的產品專家離職。
公開數據顯示,問界M7在2022年9月份的單月銷量達到4746輛,隨后在10月份突破了月銷量5000輛。而與此同時,理想ONE的銷量在問界M7推出后出現了大幅下降,2022年8月份理想ONE的交付量僅為4571輛汽車,同比下降了約一半左右。這表明問界M7的推出對理想ONE的銷量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理想汽車:有信心在2024年實現總銷量超BBA
李想還在微博發文稱,本周我們僅通過三款SUV,超過了BBA(即奔馳、寶馬和奧迪)任何一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全部SUV產品的銷量之和;隨著純電車型以及明年理想L6的交付,我們有信心在2024年實現總銷量超過BBA;哪怕聚焦高端家庭用戶這個細分市場,也可以做出非常大的規模。”
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模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增長。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量705.8萬輛,同比增長99%,實現銷量688.7萬輛,同比增長9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發展目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預測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并推動可持續能源的發展。但新能源汽車仍然面臨技術和成本方面的挑戰。例如,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仍然需要時間。此外,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大量投資。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