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怎樣通過品類組合促進門店的復購和傳播?_天天短訊

評論

許多商超零售行業的老板或許都有這樣的抱怨:辛辛苦苦招攬過來的顧客,消費一次之后就不再來了。店鋪花了很大精力財力做引流,最后往往只是收到了短暫的效果。

顧客重復購買,是影響商超零售行業業績的核心要素,但隨著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變多,顧客購買的隨意性增強了,導致線下店很難維持復購率。


(資料圖片)

那么在客流少,復購難的當下,終端門店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快速提升顧客的復購率?

今天,《怎樣讓店鋪持續增長》的主理人黃碧云老師,就以生鮮品類為例,帶你從各個品類的角色功能開始,詳細了解從拉新到復購、傳播的全過程。希望能對所有從事零售行業的朋友,包括網絡零售的朋友,帶來新的啟發。

來源:得到課程《怎樣讓店鋪持續增長》

作者:黃碧云

你好,我是黃碧云,歡迎跟我一起學習《怎樣讓店鋪持續增長》。

說到經營生鮮品類,很多商超零售人可能都會遇到這樣一個難題,就是品類又多又雜,怎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比如說,蔬菜和水果,雖然都屬于生鮮,但往細了說,價格、消費群體都不太一樣。像蔬菜,明顯價格更低,買的更多是二代、三代家庭的人;至于水果,則價格有上漲的趨勢,還能做成盒裝果切,促進更多年輕人購買。

如果你也遇到過這樣的難題,我的建議是,把握品類特點,再匹配經營策略。

不過,光知道各個品類的特點和經營策略,大概率只能提升單品類的銷售額。但生鮮可是很有可能刺激連帶購買,甚至是強復購率的。

你想,大多數顧客買生鮮,是要做一日三餐的,經常是蔬菜、肉、水果等連著一起買。一旦覺得哪家店好,買習慣了,大概率就會不斷復購。

具體怎么做?我總結,就是要把各品類聯合起來,共同實現從拉新到復購、再擴大傳播的流程。我先把結論拋出來,接下來再跟你挨個來講。

結論就是,用烘焙拉新,用葉子蔬菜引流,用肉品增強顧客粘度,用干貨、水果贏得高利潤,用水產打造競爭差異,用主食實現強復購,最后用熟食擴大傳播率。

接下來,咱們就挨個來看。

01

得烘焙者得拉新

提到用烘焙來拉新,你可能就會問,是不是指讓面包散發出香氣,吸引更多人進店?沒錯,面包散發出的香味確實能夠很快刺激嗅覺,把顧客引來店里。

但咱們這里說的拉新,不是指吸引所有顧客,而是專指吸引年輕的群體。

為什么烘焙能吸引年輕群體?舉個我服務過的縣城客戶的案例。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這家客戶店里烘焙食品的銷量明顯上漲。我們調研后發現,原因主要是兩個。

第一,是從小就吃烘焙食品的一代人長大了,比如說90后、95后,小時候就經常能吃上面包,隨著這一代人長大,他們的消費能力變強了,貢獻的銷量自然就多了。

第二,是居家隔離期間,這些年輕人選擇就近購買東西,又因為這家店面包口感不錯,所以才能把他們吸引到店里來。

就這樣,這家客戶擴大了超市里的面包房,還把烘焙師傅送去專業西點學校學習,就是為了吸引年輕的顧客。

所以說,做好烘焙這個品類,就有可能為店里拉來一批年輕客戶。

02

得蔬菜者得流量

在拉新時,咱們吸引來的是年輕群體。可是在一家線下超市,其實主要服務的還是二代、三代的家庭。

這些人,幾乎天天都要買菜做飯,是消費的主力軍。怎么能把這些人吸引到店里,并做好客流維護?答案就是蔬菜。

你可能也知道,這些二代、三代家庭里,買菜的人基本是負責家里一日三餐,那肯定對價格更敏感。因為他們維持的是一個家庭,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對應到線下商超,把蔬菜的價格降低,就能吸引到這部分顧客。

蔬菜有了高銷售量,是不是就能證明引流效果好了?當然也不是。用蔬菜引流,關鍵是促進連帶購買,而不是單品的銷量增長。怎么做?

首先,是把部分蔬菜主食化。這里指的主要是根莖菜,比如紅薯、山藥等。

這類商品顧客每天都會吃,當成主食來賣,就能吸引顧客每天進店來買。而且,顧客買了主食后,很有可能會在店里買點其他菜、熟食等,就有了連帶購買。

接下來,在店里要專門設立本地菜陳列位。比如說,安徽的烏白菜。這些菜是當地人的舌尖記憶,顧客來店里看到,既有需要又很喜歡,當然就能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也會因為買了這些本地菜,然后再去買一些肉、其他的蛋品來做搭配。

03

得肉品者得粘度

成功引流、促進購買后,下一步,就要留住顧客了。這就要說到肉品了。

不論對年輕人還是二代、三代家庭來說,大家飯桌上,吃的一般就是菜和肉。但是,通常肉品買回去是要做主菜的,所以對品質的要求會更高。同樣地,肉品的客單價也更高,利潤空間會更大。

假設店里來了不少顧客,一看肉的品質一般,或者比較差,就很有可能轉頭去附近的店了。

反之,店里肉既豐富又新鮮,服務還很到位,那因為蔬菜而進來的客流,就會因為肉的品質而被留下來,成為有效的流量轉換。

具體怎么做?在這里,我總結了三大要點。

第一大要點,賣好豬肉的分割品項,最好要有32支分割單品。

具體來說,就是豬肋排、豬耳朵等等都要有。這是因為顧客買豬肉的時候,需求很細分,而且連帶率很高。所以說,分割單品越多,就越能兼顧顧客更細的需求。

第二大要點,看當地飲食習慣來賣雞鴨肉。

比如,廣州人更喜歡吃雞肉,江蘇人更多吃鴨肉。那是當地喜歡吃什么,就只賣什么嗎?當然也不是,還要有生熟搭配。

如果當地雞肉好賣,就要從生到熟都有,以此來滿足各種烹飪需求。至于鴨肉,就可以少做點熟食,來滿足少部分的需求。

第三,牛羊肉平時賣小盒裝,周末掛起來賣。

因為大多數顧客周一到周五都沒時間處理和烹飪牛羊肉,小盒裝更方便。等到了周末,顧客有時間到店里逛了,掛起來賣就能快速顯示出牛羊肉的品質、韌勁等,方便顧客挑選。

所以說,做好肉品的品質和服務,就能夠更大概率地把顧客留在我們的店里,增強粘度。

04

得水果者得客單

留住顧客后,接下來就是怎么能有更高的利潤。我的建議是,用水果來做高客單。你可能也知道,顧客對水果的需求量很大。

但現在,大家對水果的需求可不是吃了就行,而是要吃好。比如說,一盒好幾十塊錢的車厘子,哪怕貴,還是有很多人搶著買。

舉個例子,我服務的一家經營多年的縣城連鎖超市。我調取了這家店的會員數據,發現同一波老顧客,對水果的消費連續5年一直在提升,從14.5元漲到了20.8元。這說明,很多顧客在水果上花的錢都更多了。

但你再往深了想,這也表明水果的客單價可能也一直在提升。那線下商超,就可以用水果來提高客單。

可是要達到效果,就得保證品質好、口感好。怎么做到?

第一個關鍵點,是賣應季水果,要提前一周進到店里。陳列在最明顯的位置,加強促銷氛圍,做好試吃。對于應季水果,提前搶占,就能有更多毛利。

第二個關鍵點,是定價千萬不要超過市場的平均價格,因為特別容易影響銷售,賣不出去。

05

得干貨者得利潤

但是,光用水果來贏得更高的利潤,肯定是不夠的。你想,雞蛋總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有多手準備,盈利的可能性肯定更高。和水果同樣能有高利潤的,就是干貨了。

說簡單點,干貨主要指兩類。一類是農產品,比如說香菇,耐存儲,運輸成本相對低;還有一類,就是休閑干貨,比如簡單大包裝的傳統糕點,包裝費、營銷費都比較少。

這里你就可以看出來,少了包裝費和營銷費,干貨的毛利比較高,做好了肯定就會帶來一波利潤。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就要抓住溫度的變化,在溫度變化的時候做好品類交替。

這是因為,有的干貨在天氣熱的時候賣的好,有的則是氣溫下降時需求會更高。比如說,雜糧、豆干等在天熱時就更暢銷,香菇則是氣溫下降時買的人更多。

要抓住溫度的變化,我們就要看未來15天的氣溫波動。

其次,是海產干貨特別容易出爆品。

沿海人能接受,是因為活海鮮產品多。非沿海區域能接受,是因為海鮮產品少。所以特別普適,做好了就很容易做出爆品。比如說,墨魚干、蝦皮、紫菜等,這些都是南北通吃的海產爆品了。

06

得水產者得差異

好,咱們已經用水果和干貨做出了利潤。那對于線下商超,下一步就是怎么實現更高的增長了。

只要有更高的增長,就不能停留在“人有我有”,而是要做到“人無我有”。只有做出差異,才能讓顧客選擇你家店而不是別的店。這時候,就要說到活鮮水產了。

在生鮮品類里,水產的經營門檻非常高,不是任何一家店都能經營起來的。經營好的,那更是少之又少。可是水產產品,像魚、蝦,也是顧客的剛需。那可想而知,把水產這個品類做好了,就有可能做出強競爭力。

怎么做?

第一,要有專業的保鮮設備。比如說,基圍蝦,生存的溫度就是13℃到17℃。如果保鮮設備沒達到這個溫度,或者缺了供氧設備,基圍蝦就很容易變成暈頭蝦,影響售賣。

第二,要有專業的養殖人才儲備。這些技術人才,能直接影響到門店水產品可賣的廣度。

舉個例子,如果水產養殖師能掌握河鮮、海鮮等不同產品的養殖技術,就能在店里都銷售這些品項,銷售額當然會有更高的增長。

07

得主食者得復購

那到這兒,利潤有了,競爭優勢也有了,生鮮基本做穩了。但咱們線下商超,服務的都是周圍三公里的人,做的不是一次性買賣,而是要追求強復購。

但要做到強復購,關鍵是得有個勾子產品,把顧客每天都引到店里來消費。

在生鮮里,這個勾子產品,就是主食。請注意,這里的主食,主要指的是北方的饅頭、面條、餅,以及南方的炒飯、粉等等。像這種主食,顧客每天都會吃。如果買了覺得不錯,那大概率會形成強復購。

怎么做?就是抓住當地老百姓的口味。

舉個例子,山東菏澤巨野縣的佳和超市。你可能也知道,山東人經常吃饅頭,而且要求很高,既要面粉好,又要吃起來筋道。

這家超市就把饅頭做到有分量、有模樣,還請了專業的老師傅,最后在當地形成了極強的口碑,叫“買主食,就去佳和”。

這家超市之所以花這么大力氣來做這件事,就是因為主食能打動當地老百姓,并且形成強復購。

所以說,你也可以把當地人最愛吃的主食做好,把主食當成復購的勾子,讓顧客不斷進店、不斷復購。

08

得熟食者得傳播

好,有了復購,咱們生鮮這個品類已經做的很不錯了。那最后一步,就是怎么能讓更多顧客來店里,實現生鮮的更高銷售。

有一種方式,就是讓消費過的顧客做這個傳播者。怎么讓他們自發宣傳呢?答案就是做好吃的熟食。

因為很多顧客買熟食吃,都是在小聚會的場景中。比如說,買涼菜、鹵味,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里來了客人,或者和朋友聚餐了,圖個方便、好吃。

你想,聚會的時候,是不是只要有人問,就會有人分享。那只要分享,就是一種傳播,在座的人就都有可能被種草。

時間一長,傳播的人多了,就有可能在周邊形成好口碑。

零售人每天都掙扎在繁雜瑣碎的工作中,怎么體系化地增長?推薦你加入黃碧云的《怎樣讓店鋪持續增長》

這門課折疊了黃碧云老師22年的實戰經驗,她把經過大型連鎖商超和零售小店檢驗的增長方法,總結打包給你,讓你一次性拿到一套體系化的增長方法。

點擊下圖加入課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查收更多精選文章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