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用電話傳遞溫暖-當前熱文

評論

市12345熱線——

用電話傳遞溫暖

臺傳媒記者莊嘉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1日,走進市12345政務咨詢投訴舉報中心,話務大廳里除了一如既往的忙碌外,還有一群話務員為參加全國首屆洞察杯“卓越服務之星”決賽做實戰演練。一路走來,他們拿下了海選全國第一名、初賽小組第一名,并以復賽全國第三名的優異成績進入決賽。

進入決賽的3名話務員是市12345熱線受話團隊的佼佼者,今年3月,這個團隊榮獲了“浙江省工人先鋒號”。

“我們以‘群眾至上,用心服務’的工作理念,實行不間斷服務模式,不斷優化智能客服,聯動110報警服務平臺,幫助市民排憂解難,用電話傳遞溫暖。”市12345政務咨詢投訴舉報中心話務前臺負責人張昕說。

保證接通率,服務不“打烊”

6月21日下午4時20分,市12345中心的話務大廳內悄然多出了數名話務員的身影。

“這個時間點來上班的話務員都是夜班人員。”張昕介紹,市12345熱線實行全年無休、全天候服務模式,為保證熱線24小時接聽,除了常規班次,還設置了大夜班、小夜班等,同時會根據夜間來電情況,及時調配話務員人數。

話務員南皓在輪值小夜班期間,曾接到一通求助電話。來電市民情緒激動,在電話中表示,在沒有收到停水通知的前提下,家里突然停水,原本想撥打熱線電話詢問自來水公司原因,但是一連打了數通電話都無人接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

“按照常規流程,我們應該將情況轉達給當地相關部門后,再由他們對接自來水公司。”考慮到市民焦急的心情,南皓省略中間環節,直接在后臺搜索自來水公司的聯系方式,并嘗試撥打電話,“幸好電話打通了,我趕緊把市民的情況反饋給了工作人員。”

在不間斷的服務模式下,市民需求得到積極響應。2022年,市12345政務咨詢投訴舉報中心共受理群眾來電228.02萬件,同比增長127.04%,熱線接通率達95.56%。

智能升級,打造高品質服務

“歡迎致電臺州市12345政務咨詢投訴舉報電話,社保請按1,企業及人才服務請按2,醫保公積金請按3……”近日,市民李女士撥打12345詢問公積金繳存基數,在她按下“3”號鍵后,智能客服“小政”隨即上線服務,“智能客服的回答速度很快,它回答完問題后,我還可以要求重聽一遍,很貼心。”

市12345中心質培組質檢員王婷婷介紹,他們設置了教育、快遞、公安、民政等10個對話場景,對應一級語音導航菜單類目。在這些場景下,智能客服通過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技術,能夠流暢對答,并且經過技術團隊的不斷優化,現已支持100人同時來電。

智能技術雖然日臻完美,但是語音識別的前提建立在雙方使用普通話的基礎上,那么,如何讓習慣使用方言的市民享受服務呢?

“智能客服一旦出現識別錯誤,系統會立即切換人工服務。”王婷婷解釋,此外,由于智能客服依靠關鍵詞識別,而中文存在大量同音字,普通話又多少帶有口音,容易出現識別錯誤,在日常維護優化智能客服的過程中,會加入識別錯誤,擴大識別范圍。

考慮到市民接聽電話的耐心程度,智能客服一般會進行精簡回答,在即將結束時,會提醒市民,詳細的信息稍后將會以短信的形式發送至手機。“我們在短信中附上了相關職能部門的電話和官網鏈接,方便市民獲取盡可能全面的信息。”王婷婷說。

聯動“110”,優化應急處理

話務員蔡佳妮工作兩年有余,碰到過數次突發緊急狀況。她猶記得新人時期,首次接到涉及人身安全電話的情形。

“電話那頭,農民工投訴老板故意拖欠工資,他為了討回工資,找老板溝通無果后,向當地勞保所多次反映情況,但是老板態度強硬,一直不肯發錢,這才刺激工人產生輕生的念頭。”蔡佳妮回憶,“當時心里非常緊張,擔心農民工出事,第一時間將情況匯報給了組長。”

在組長的指導下,蔡佳妮在安撫農民工情緒后,詢問其所在的具體位置,掌握信息后迅速對接當地公安。

早在2017年,市12345和110報警服務平臺就形成了互聯互通機制,話務員在接到涉及人身安全、緊急公共安全的求助電話時,會盡可能了解情況,尤其是位置信息,如果對方拒絕告知,則會詢問家人電話以便聯系。

“為了提高話務員的應急能力,我們在日常培訓中會模擬大量突發情景,并在技能大賽中多設置此類題目。”張昕說,目前,面對突發情況,話務員基本能在10分鐘之內聯系到相關部門,有些效率高的話務員甚至能在5分鐘之內解決。

2022年,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市12345熱線受話團隊處理了7000多件涉及人身安全、緊急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交出了一張高分成績單。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