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氫儲運技術新突破:中國首次高壓純氫管道爆破試驗達預期【附氫氣儲運企業競爭格局】

評論

圖源:攝圖網


【資料圖】

6月25日,在哈密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工作人員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氫測試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測試,各項結果均達到預期。

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對輸氫非金屬管道進行的高壓在線測試,也是國內首次對非金屬管道進行高壓純氫爆破試驗。

據了解,本次試驗基地為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是繼英國、意大利之后全球第三個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技術專家邱姝娟表示,我們利用為期一個月的試驗,包括(管道的)充氫測試和(純氫)爆破兩個階段,來驗證管道設備的氫氣相容性、阻隔性以及設備連接處的密封性。

氫能源作為清潔能源,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實現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作為全球最大氫氣生產國,2022年中國氫氣產量3781萬噸,制氫產量大。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以及產量需求的擴大,也為氫氣儲運賽道的上市公司帶來了發展機遇。

氫氣儲運技術分類及對比

目前,氫氣的儲存主要有氣態儲氫、液態儲氫和固體儲氫三種方式,高壓氣態儲氫已得到廣泛應用,低溫液態儲氫在航天等領域得到應用,有機液態儲氫和固態儲氫尚處于示范階段。

我國液氫運輸和管道運輸的基礎尚不成熟,主流氫氣運輸方式仍為氣態運輸,氣氫運輸所需長管拖車運輸設備在我國應用較廣泛。其中,儲氫氣瓶是主要設備。

相比于氣氫儲運和液氫儲運,固態儲運在安全性方面優勢明顯。

氫氣儲運上市公司業務布局及規劃對比

在氫能源產業-儲運氫的上市公司中,氫能業務的占比較低,其原因在氫能在我國近幾年才開始火熱,大多企業通過自身儲罐、儲箱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切入氫氣的儲存運輸,但體量上受自身業務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限制,整體的業務量較少。目前,中材科技、*ST京城、亞普股份等企業已經在布局70MPa車載氫氣瓶領域,甚至開始產品供應。

氫能源作為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首次在“五年規劃”中被提及。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愿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我國要組織實施氫能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氫能產業。

其中,中集安瑞科計劃設立年產能約為10萬個儲氫瓶的生產線;中材科技為70MPa的氫氣瓶做技術儲備;*ST京城加快四型瓶落地;富瑞特裝2021年重點推進富瑞深冷液氫氣瓶的小批量試制。

綜上所述,為實現雙碳目標,氫能將成為重點能源,其未來需求量將持續增長。作為產氫大國,我國的氫氣產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據《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等規劃,中國的氫能產業將逐漸完善。因此,氫能的高速發展將帶動各大氫氣儲運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和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