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其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國汽車制造商和政府的共同關注點。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在保持產業規模和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技術創新、環保可持續發展和品質提升。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能源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汽車產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通過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和互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汽車產業正在朝著更加環保、智能和安全的方向發展。同時,加強供應鏈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也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還將為人們提供更安全、便捷和可持續的出行方式。
近日,以“在變革時代塑造行業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在重慶悅來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在致辭中表示,全球汽車產業已經從燃油時代的上半場轉入了電動智能時代的下半場,而中國的汽車產業則從以量取勝的上半場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1-5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1000萬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月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累計分別增長3.4%和2.1%,與上年相比,產量增速持平,銷量增速下降1.7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5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3.3萬輛和23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9.4%和10.3%,同比分別增長21.1%和27.9%。
累計方面,2023年1-5月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1068.7萬輛和1061.7萬輛,累計均增長11.1%。由于去年4-5月同期基數相對較低,累計產銷增速較1-4月進一步擴大。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成熟,2013-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量705.8萬輛、實現銷量688.7萬輛;同時,據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3.14%。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為25.6%,預計于2030年達50%,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1400萬輛。
從產銷比來看,2016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維持緊平衡狀態,產銷比維持在95%以上,銷量良好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車技術日趨完善。
王俠認為,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四個維度:
首先,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電動化、智能化是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抓手,核心技術是最重要的戰場,在電池、底盤架構等關鍵指標和重點領域,眾多核心技術難題需要攻克,而基于新生態商業模式的落地、數字化管理創新等也需要破解。
其次,要做好“協調”大文章。不僅要做好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軟件和硬件、產業鏈上下游和產業生態、產業鏈自主可控與國際分工之間的協調發展,還要做好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在供需方面,要以滿足用戶根本需求為目的。
第三,要始終貫徹綠色理念。今年1至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長,市占率直逼30%大關,新能源汽車出口增幅高達170%。但數量并非最終追求,從終端產品排放的減少,到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環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用開放的姿態和全球化的格局達成共享的根本目的。中國汽車國際化已告別“技術換市場”的單向模式,在技術和市場層面進入了“雙向奔赴”新階段,跨國車企本地化戰略步步深入,中國車企全球化步伐也不斷加快,既有利于產業層面資源和機會的共享,也有利于全球范圍內技術變革紅利的普惠。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整車制造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