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然氣產業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新時代。隨著能源結構調整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長。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具有低碳、高效、環保的特點,將在中國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積極推動天然氣的開發和利用,加大對天然氣產業的支持力度,同時加強國內外合作,拓展天然氣供應渠道。在未來,中國天然氣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近日,我國首條直通雄安新區的天然氣主干管道——國家管網集團蒙西管道項目一期工程(天津—河北定興)成功投產。來自國家管網集團天津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天然氣將通過該管道輸送至華北地區,保障沿線民生清潔用能,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提供可靠的天然氣能源保障。
蒙西管道是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全長1279公里,途經內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四省區市,既是內蒙古西部地區和山西大同煤制天然氣項目配套的外輸通道,也是天津液化天然氣上岸的外輸通道。項目按照整體核準、分期分段建設實施。本次投產的蒙西管道一期工程總長413.5公里,起自天津LNG臨港分輸站,終至河北保定定興分輸站,最大管徑1016毫米,年設計輸量66億立方米。
(資料圖)
“十三五”以來,我國天然氣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天然氣儲產量快速增長,“全國一張網”基本成型。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2021年全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6284億立方米。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天然氣探明儲量為63392.67億立方米。
2012年以來,我國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2021年,全國天然氣產量20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8%,連續五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
2018-2022年,中國天然氣進口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開始,中國天然氣進口量超1億噸;2021年為近五年天然氣進口量最高值,達12136萬噸。截至2023年2月末,中國天然氣進口量達1793萬噸,進口金額為824.28億元。
由于我國對于天然氣能源的巨大需求量,我國天然氣行業進出口基本呈現出“全進口、零出口”的格局。從2012-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需求出現大幅度增長,2020年全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3280億立方米,增量約2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9%,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4%。
“十四五”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天然氣供需規模有序增長。天然氣屬于清潔能源領域是我國近年來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全國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新增探明地質儲量保持高峰水平。未來,我國將繼續立足國內保障供應安全,推進天然氣持續穩步增長。國家能源局預計我國天然氣產量2025年達到2300億立方米以上,2040年以及以后較長時期穩定在3000億立方米以上水平。
國家管網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蒙西管道一期工程投產后,將進一步優化環渤海地區天然氣基礎設施布局,帶動沿線地區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該項目與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陜京管道系統等國家天然氣主干管道,與天津天然氣管道等京津冀支干網絡和華北地區儲氣庫群互聯互通,可以發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儲氣庫對華北地區調峰保障作用,促進國內外天然氣資源在京津冀地區靈活調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天然氣產業供需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