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盡管已經畢業多年,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家都直奔自己提前物色好的位置,從大一到大四,基本都會在固定位置學習。我最喜歡靠窗的位置,眼睛累了,就望望窗外。圖書館附近有海還有樹林。每天中午十二點和下午五點附近,是學生最少的時候,大家一般都去吃飯,再溜達溜達,回來繼續奮戰。
“閱海”書友會會長田佳儀:
大學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保存書籍的場所,更是我們最佳的學習、閱讀場所。豐富的館藏資源、環境資源和圖書管理人員的良好服務都能幫助我們便利地查閱工具書、報刊、中外文期刊。同時,圖書館也起到營造閱讀氛圍,帶動我們多讀書、讀好書的作用。圖書館還是大學生專業教育的“第二課堂”。既能為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啟發和幫助,又能為有能力的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廣闊空間,它是高校課堂教學必不可缺的補充。
我從小便喜歡讀書,初中的時候還是偏功利一點,只讀一些教育部推薦的書。等到逐漸長大才發現閱讀的美好。讀書是有益于個人成長的,帶你打開不同的世界。母校的圖書館我非常喜歡,資源館藏豐富,而且在大一的時候我就報名參加書友會,當時成功加入了宣傳部,再往后的時間里我一直積極組織參與各項讀書類活動。慢慢地做到了讀書會會長的位置。在組織各種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其實人們對于閱讀的熱情絲毫未減。我們在4·23讀書日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漫卷書香——問券答題。在高潮的時候,很多老師和同學都不自覺地參與進來,本來一個多小時的路演延續了整整一下午。雖然時代的洪流在卷著我們前行。但是只要有停下來讀書學習的機會,大家還是很樂意的。我現在學習工作也是比較忙,但我還是會保持睡前半小時的讀書習慣。如果你能堅持下來的話,真的受益良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