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線下零售藥店開始恢復增長。在8月10日召開的第十六屆西普會——中國健康產業(國際)生態大會上,中康科技發布的《中國醫藥終端市場藍皮書(2022-2023)》指出,2023年1-3月,中國零售藥店銷售規模指數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0.7%、12.7%和14%,處于高度景氣。5月銷售規模指數環比增加103點,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規模指數同比增長11.1%。
在行業復蘇的大背景下,2023年將會成為連鎖藥店行業全面邁向“萬店時代”的關鍵之年。
(資料圖)
由于上市時間早、門店規模領先,大參林(603233.SH)、老百姓(603883.SH)、益豐藥房(603939.SH)和一心堂(002727.SZ)并稱為“四大民營連鎖藥房”。
根據年報,截至2022年年底,大參林、益豐藥房和老百姓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0045家、10268家和10783家,紛紛跨過“萬店”門檻。而一心堂的門店數量為9206家,距離“萬店”大關尚有一段距離。
不過,根據一心堂在今年4月披露的調研紀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一心堂門店數量達到9344家,全年預計會保持直營門店數量增速在20%左右,計劃拓展門店1900家。其中自建接近1000家,并購1000家左右。以此推算,一心堂也將會在今年完成“萬店”沖刺。
在巨頭們的高速擴張之下,中國醫藥零售的行業集中度迅速提升。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2022年,全國共有藥品連鎖企業6650家,比2021年增加了54家;藥店門店總數超62.3萬家,其中單體門店26.3萬家,連鎖門店數量為36萬家,連鎖率為57.8%。與2021年相比,零售藥店總數增加了3.5萬家,單體門店增加1.2萬家,連鎖門店增加2.3萬家,連鎖率提高0.5%。
“在零售領域,市場的擴張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我們認為零售藥店集中度將會持續提升,頭部的連鎖會繼續通過并購、加盟、自開店等多種方式擴大自己的經營地盤,提高市場的集中度。”8月10日下午,中康科技董事長吳瀚在接受時代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萬店時代”還遠不是連鎖藥店巨頭們“圈地戰”的終點,其并購擴張的步伐并未放緩。
7月21日,大參林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關于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審核意見的通知》,大參林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根據此前披露的定增方案,此次大參林擬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2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醫藥連鎖門店建設項目、門店升級改造項目等4個項目。未來3年,大參林擬通過募集資金在多個省市投資開設3600家醫藥連鎖門店,并改造升級900家醫藥零售老舊門店。
根據今年5月披露的調研紀要,益豐藥房計劃2023年新增3500家門店,其中直營2000家(自建1300家至1400家,并購600家至700家),加盟1500家。
2023年,老百姓同樣計劃新增門店3000家,其中直營及并購1500家,加盟1500家。老百姓表示,目前公司開店進展符合計劃,公司將繼續以“聚焦+下沉”為發展策略,保持門店穩步擴張。
2021年10月,商務部發布了《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5~10家超500億元的專業化、多元化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的65%以上,藥品連鎖率接近70%。這意味著,我國醫藥零售連鎖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連鎖藥店巨頭們一路高歌猛進,“商譽過高”“過度擴張”等爭議也不絕于耳。
“這些風險在所有企業的收并購中都會存在的。當行業處于轉型期時,要特別注意數字化和專業化轉型給行業帶來的挑戰。在擴大地盤的同時,也一定要重視內功的打磨,否則在面對數字化能力更強的競爭對手時,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另外,在數字化的時代,我們要考慮如何強化自己的后臺,使得前臺所付出的代價成本能夠最優。”吳瀚表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