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的家庭生育補貼政策。據梁建章估計,這些措施有望使我國的生育率提升20%左右,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壓力。
根據梁建章的建議,對于二孩家庭,政府應當給予每個孩子每月1000元的現金補貼。這一措施旨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使得更多家庭愿意生育第二個孩子。而對于多孩家庭,每個孩子每月的現金補貼將提高至2000元,并且將一直持續到孩子20歲。這樣的補貼政策將更加鼓勵家庭生育更多的孩子。
除了現金補貼,梁建章還建議對二孩家庭實行所得稅和社保費減半的政策。這將進一步降低二孩家庭的經濟負擔,提供更多的生育動力。而對于三孩家庭,所得稅和社保費則完全免除。當然,對于特別富裕的家庭,梁建章也提出了設定補貼上限的建議。這樣可以避免補貼政策被濫用,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同時,補貼政策應當與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中國生育政策的演變
為逐步改善中國人口結構,國家在2011年開始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改為單獨二孩政策,最終在2016年全面實施二孩政策。2020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約為1200萬,同比減少約18%,達到歷史新低。盡管新出生人口數量近年有所下降,但二孩數量占比約50%,顯示出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在實施二孩政策后,國家進一步優化了生育政策,推行三孩政策,并強調對未來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視,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會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改善我國的生育率狀況。
——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呈下滑趨勢
當前我國面臨生育率下滑的挑戰。一方面,主力育齡婦女數量快速減少,這意味著潛在的生育人口減少,給未來的生育帶來壓力。另一方面,生育率下降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盡管“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率,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生育意愿逐漸下降,導致出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國出生人口數量一度攀升至1786萬,創下了2000年以來的峰值。然而,之后出生人口連年大幅下降。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更是降至1465萬。尤其是2018和2019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創下了自1949年以來(除1960-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的新低。
2020年,公安部數據顯示,新生兒登記數僅1003.5萬,2019年公安部新生兒登記數為當年統計局出生人口的80.5%。
——中國低生育率的主要影響因素
隨著消費升級和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生育孩子的經濟負擔逐漸增加,給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此外,照顧孩子的問題也成為了一個更大的難題。在夫妻雙方都有工作的常態化社會中,大部分照顧孩子的責任都落在家里的老人身上,然而老人的體力和經驗都是有限的,雇傭保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再加上當代年輕人不愿意放棄自己的時間和經歷,不再像上一代父母那樣倡導"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有這些現狀都在一定程度上"勸退"了當代年輕人生育下一代的意愿。
梁建章的建議在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給予多孩家庭每個孩子每月2000元的現金補貼,并延續至孩子20歲,可以有效提高生育率。這一政策將為家庭創造有利的生育環境和條件,為我國人口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單一的補貼政策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政府還應與其他相關政策相互配合,例如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只有綜合施策,才能夠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實現人口結構的良性調整和可持續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輔助生殖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