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可怕!日本核污水排放或導致“三致”,最嚴重影響是致畸【附核電行業市場分析】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核污水經由1公里的海底隧道流向太平洋。部分學者指出,核污水排海會造成生態災難。核素排海形成的生物富集效應,對海洋生物如魚類產生影響,且通過食物鏈傳播,最終甚至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有專家稱,日本核污水的排放可能會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如果按照順序,應該是致突變為基礎,后果可能是致癌致畸,其中致畸是重要的影響。

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并滿足能源需求。一些國家仍在積極發展核能,包括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然而,核能安全和核廢料處理仍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核污水排放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如氚、鍶、碘等,這些物質具有高度毒性和長期的生物累積效應。一旦進入海洋,它們可能被海洋生物吸收并進入食物鏈,最終影響到人類。此外,排放核污水還可能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影響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罔顧國際責任,違反多項國際公約

日本本次所準備實施的核污水入海的行為,違反了《日內瓦公海公約》、《聯合國海洋公約》、《倫敦傾廢公約》國際法中的多個海洋公約,違背了應當承擔的國際法義務,未從全球生態環境考慮,未能履行日本國際公約的職責。

——日本核廢水排放危害長達數千年甚至幾千萬年

日本所排放的核廢水雖經過處理,但依然含有碳14、氙、鍶、銫、碘等放射性核素,且這些元素在數千年甚至幾千萬年內很難衰變消化,未來將對全球的海洋環境帶來嚴重的災難。

——核廢水排放影響全球漁業發展

針對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的問題,無論各個國家反對與否,如果真如日本所愿將核廢水排放入海,按照季風和洋流的速度,這些福島核廢水會很快的流向全世界。德國一家智庫研究顯示,從排放當天計算,僅57天的時間,放射性物質就完全可以擴散到大半個太平洋,韓國專家研究顯示日本排放的核廢水隨著洋流在7個月后將到達韓國,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人民必然逃脫不掉核污染,10年其影響將蔓延至全球整個海域。

核污水排放后,長壽命核素可能會隨著洋流擴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應。德國海洋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相關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就可以擴散到太平洋大部分區域,在10年后可能蔓延至全球海域。此外,大氣循環也可能將核污水蒸發到云層中,形成雨水灑遍地球各個角落,潛在的危害難以估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