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據相關數據顯示,A股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285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半年報。營收方面,有12家公司營收破百億元,另有102家公司營收超10億元。利潤方面,共有186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已披露半年報公司總數的65.26%。具體來看,在這186家凈利潤增長公司中,有31家凈利潤增超100%,按照申萬行業分類,醫療器械、化學制藥、生物制藥、中藥板塊公司占比較高,分別有8家、7家、6家和5家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一位從業人士表示,從大環境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加深,醫療領域的需求預期持續增長,在此背景下,中醫藥、口腔、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的長遠發展持續向好。
中國生物醫藥細分市場多元發展。在藥物研發方面,中國的創新藥市場逐漸崛起,吸引了國內外企業加大投入。在生物制藥領域,基因工程藥物、生物類似藥等市場快速增長。醫療器械市場也持續擴大,特別是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此外,中醫藥市場也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傳統中藥和中成藥市場穩步增長。
中國生物醫藥細分產品供給情況
——化學制劑產量有所回升
經歷了2020年疫情爆發導致的產量驟減,2021年中國化學藥品制劑的產量有所回升。其主要五大類劑型中,粉針劑產量2021年增長2.5%,達到81.5億瓶;注射液減少12.2%,為119億瓶;輸液增長4.5%,達到141.8億瓶;片劑增長1.5%,達到2585.3億片;膠囊增長14.2%,達到855.2億粒。
——中成藥產量逐年下降
2016-2022年,全國中成藥產量持續下降。2022年,中國中成藥累計產量達到227.7萬噸,較2021年減少4.1萬噸。
——疫苗簽批發量小幅下降
隨著我國疫苗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幾次大的疫情之后,從政府到民眾對疫苗的認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從批簽發總量來看,2013-2019年,我國疫苗批簽發量呈波動態勢。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疫苗合計批簽發6.5億支,同比增長15.89%,增速為近十年來最高。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后,中國批簽發量受研發技術限制,將呈現平穩波動趨勢,2022年小幅下降至6.7億支。
——中國生物醫藥細分產品需求情況:化學藥品居主導地位
我國化學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839億元,占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的比重為47%;我國中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679億元,占比為25%;我國生物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162億元,占比約為28%。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中化學藥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生物醫藥行業的高速發展,生物藥品占比會逐漸升高,這種格局將會被打破。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我國生物醫藥技術當前很大一部分還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沒有有效地轉換為生產力,這不僅浪費了很多的資源,也使得我國的生產實踐跟不上研發,造成了生產的滯后狀況。從細分產品來看,化學藥品目前仍居主導地位,中藥產品有全球化發展趨勢,生物藥品則成為行業未來關鍵增長點。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