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應當事人家屬的要求,我和徐律師前往老人家中。在家里,我見到了臥床的老人以及老人的一兒一女,老人一家姓王,本篇稱老人為王爺爺,兒子稱王某男,女兒稱王某女。
家庭狀況
王爺爺一家書香門第,兒女年過半百,依然禮貌有加,邏輯思維能力強,表達流暢。經他們的講述,我很快了解了家庭情況。
【資料圖】
王爺爺獨居多年,王爺爺的妻子四年前過世,王某女已移居深圳多年,只有王某男在本市別居。兩年前經人介紹,雇傭保姆朱某做白班保姆,負責王爺爺的一日兩餐,月工資3000元,買菜錢2000元。
今年元旦前,王爺爺身體康健、行動自如,新冠肆虐,引發舊疾,導致其臥床不起。
突生變故
兒子王某男偶爾看望父親,生活原本按部就班,直至1月6日下午,王某男收到保姆朱某的微信語音,稱1月5日晚上,身體狀況急劇惡化,將自己多年儲蓄的30萬元現金分配兩份,一份10萬給保姆,一份給兒子王某男,自己已經拿走了10萬,剩下的在書房抽屜里,讓王某男自行取走。
王某男收到微信后,前往父親家中,發現了書房中打開的抽屜還有報紙包裹的現金,將家中的情況轉述給妹妹王某女,兄妹二人商議后決定報警處理。
民警聯系保姆前來協調,在民警的多次詢問下,朱某改口稱老人的抽屜里有30萬現金,老人向其表示過30萬現金平均分割,分別給保姆、王某男一人15萬,現在現金15萬都未拆封,放在其家中,保姆朱某在民警的要求下,答應將15萬元現金返還。
二次報警
1月8日,王某女返回蘇州父親家中,詳細詢問王爺爺事情經過,發現父親所述與保姆不一致,王爺爺說抽屜里有42.2萬元的現金,抽屜的鑰匙貼身攜帶,自己從未分配過該筆現金,是保姆自行取走鑰匙拿走現金的,王某女也提到自己上次回家時,取了兩萬元的現金放在王爺爺的枕頭下面,用來壓父親病氣的,也不見了,所以家里至少遺失了27.2萬元的現金,故二次報警。
王爺爺再次在民警、兒女們都在場的情況下,陳述抽屜里有42.2萬元現金,不是其贈送給保姆的,是保姆也未經自己允許時,自行取走的。
保姆僅認可抽屜中有30萬元現金,經民警勸告歸還現金,其又改口表示15萬元的現金已經被其女兒借給朋友了,所剩無幾,并多次向民警表示只要老人要求歸還現金15萬元,愿意全額歸還。
保姆食言
保姆三番兩次承諾歸還現金從未兌現。
直至1月13日,我應邀首次登門,王氏兄妹向我陳述的事情經過,并表示要追究保姆刑事責任,我前往玉蘭社區與社區調解員了解情況,后又前往姑蘇區滄浪派出所與承辦民警溝通案件情況及處理意見。
根據社區人員與承辦民警的溝通情況,基本事實與兄妹二人所述基本一致,得知派出所對本案不立案受理后,我告知兄妹二人本案啟動刑事立案的難度較大,挽回損失比追究責任更重要,我們先嘗試挽回損失,既然保姆多次稱愿意歸還現金,全程都有執法記錄儀,那就再次聯系保姆,詢問其意見。
起先,王某女不愿意再與保姆多費口舌,我向王某女解釋,首先,本案我方沒有保姆的具體身份信息,需要其前來提供身份信息,其次,保姆反復變卦,即便訴訟,也要固定扎實的證據,且既然她多次表示愿意歸還,那肯定是有協商余地的,先行協商,后期訴訟時有的放矢。
經我勸告后,王某女于1月17日聯系到保姆,其仍然表示僅拿走15萬現金,如果王爺爺堅持要求她歸還,她仍然同意全額返還,但前提是需要在她和社區人員、民警都在場的情況下,詢問王爺爺的真實意愿。
聽聞此情況,我擔心王爺爺身體狀況,又擔心保姆將錢款轉移,抓緊聯系本案的承辦民警,詢問其值班時間,并指示王某女在其當班時報警,在派出所的見證下,再次詢問王爺爺的意愿,看著身體每況愈下的王爺爺,我擔心他無法堅持到訴訟階段,做好兩手準備,盡快取證,為后期訴訟作準備。
1月17日,民警電話回復王某女,明日民警上門參與調解。
我在多方見證下主持調解,保姆僅愿意歸還12萬
1月18日下午14時,應保姆的要求,社區調解員、民警、保姆、王氏兄妹均到場見證,在民警執法記錄儀的記錄下,由我主持調解工作。
我先是詢問王爺爺個人的基本信息,確認其意識清楚、表達清晰后,簡要詢問其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王爺爺處于陽后恢復階段,身體還很虛弱,我著重詢問“抽屜里有多少錢?”“這些錢打算怎么處理?”“該筆錢是否是贈送給保姆的?”“這筆錢是否要回?”不出意外,王爺爺的回復前后一致,否認曾自愿該筆錢款贈送給保姆。
確認過王爺爺的真實意愿后,我再次征求保姆的意見,其前期表示愿意歸還,后又改口稱要辛苦費,我再次詢問王爺爺的意見,其表示“等我死后可以給她發一個紅包,但是現在不行,我已經給過她5萬元了”,保姆否認收到紅包,堅持要在15萬元中扣減辛苦費,我向其示明辛苦費應由王爺爺自愿支付,但不能從該筆金額中作扣減,并向保姆確認工資已全部結清,其認為每月3000元的工資太低,應另行支付3萬的辛苦費作為補償,故只愿意退回12萬元,現在就可以去銀行轉賬,否則不愿退回。
眼看保姆反悔,不愿意全額退回,我迅速就以上內容作出《接案筆錄》要求保姆朱某簽字,保姆表示其不認字,我將記錄的內容客觀的向其宣讀后,朱某簽字表示認可,我留存了保姆的身份信息。
跟王爺爺家屬商量后,決定先行拿回12萬元,安撫王爺爺的情緒,當時已臨近年關,余下的等年后再行起訴,而后,保姆在我、王某女、社區人員、民警的一路陪同下,前去銀行轉賬。
路途中,為避免冷落保姆,她變更主意,我與保姆保持禮貌交流,她說“錢還了,她就可以安心過年了”,我心想,人也不算極其不講道理,誰能料到取錢一路坎坷,我仿佛變成了一個逼債的騙子,保姆先是忘記密碼,后又是忘記帶卡,我先是陪同其回憶密碼,后又陪同其去家里取銀行卡,取到銀行卡后,又遇到銀行卡限額,過程跌宕起伏,還好結果終于在銀行下班前轉了12萬元給王某女。
轉賬成功后,我與保姆禮貌表示謝意,但其突然換了一幅嘴臉,瞪我一眼就走了,仿佛我們騙了她的錢似的,也確實,已經到手的“午餐”,在我的組織下又吐了出來,肯定對我不爽,人之常情吧。
提起民事訴訟
收到還款后,家屬堅持訴訟,我也向家屬闡明了本案訴訟的風險,本案沒有證據能證明家中現金具體數額是42.2萬元,真實的現金數額只有保姆和王爺爺知道,現在無法核實的情況下,只能就保姆認可的30萬認定事實,索要剩余的3萬元,否則要承擔敗訴的風險,且還需要向法院繳納高額的訴訟費用,得不償失。
家屬表示理解,只是要求起訴時,按照其父親的說法陳述,根據正常的訴訟程序,理應如此。我迅速準備好訴訟材料,前往王爺爺家中,因王爺爺臥床,我向王爺爺宣讀了訴狀內容并錄像保存,而后將訴訟材料提交法院,等待年后訴前調解。
遺憾的是,1月31日下午,我收到王某女的通知,王爺爺去世了,我向家屬表示哀悼的同時,迅速重新梳理案件,在家屬的配合下,搜集新的材料,變更原告主體,與王氏兄妹辦理委托手續后,王某女返回深圳。我聯系法院立案庭更換立案材料,經書記員兩次送達,終于在6月底成功向被告送達傳票,并定于7月7日開庭。
缺席審理,勝訴判決
7月7日下午,我前往吳中區人民法院經濟開發區派出法庭開庭,被告未到庭,本案缺席審理。開庭前聽書記員陳述,聯系被告時,其聽聞我方訴訟,異常氣憤,述稱3萬元確系王爺爺及家屬給的辛苦費,其否認在《接案筆錄》簽字。
被告沒有到庭是法庭意料之外的事,我不意外,因為從案發到開庭,我很清楚被告擅長撒謊。庭審后,被告的女兒聯系法院,依舊否認簽字事實,申請調取多次出警視頻,并申請做筆跡鑒定,法庭要求其三日之內提交申請。
法庭向滄浪派出所調取多次出警視頻并將光盤郵寄給我,共計四次報警記錄的八段視頻,前后大概有三個小時左右。為了節省法官時間,我一一查閱并記錄,并將我主持調解、記錄《接案筆錄》、向保姆宣讀筆錄內容的過程重點標記,向法庭提交文字版視頻解說及質證意見,并多次與承辦法官取得聯系,溝通具體案情。
被告未在法庭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筆跡鑒定的申請,我想即便被告如期申請筆跡鑒定,承辦法官在看到視頻后也不會允許,通過視頻可以非常清楚還原調解、簽字的客觀事實,被告的堅決否認事實的態度令人汗顏,這應該是撒謊成性后,已經完全分不清楚現實和想象了。
8月16日,我收到法院的判決書,法院支持了我們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雖然是本人執業以來標的額最小的案件,但卻是判決書中我的名字出現次數最多的案件,一共出現17次。雖然判決結果意料之中,看到判決書時還是喜不自勝,判決書中數次提到“代理律師朱文慧詢問”,其內容基本上采納并認可了我所有的工作內容,本案重要的不僅僅是勝訴的結果,還是對我多次上門調解并取證過程的認可,我很欣慰,這是我工作價值的體現。
訴前調解也是定紛止爭的重要途徑
這個案件給我的最大的啟發就是,不應忽略訴前調解的重要性,應當提高對訴前調解的重視程度,訴前調解絕非沒有意義的工作,并非所有的糾紛一定要經過訴訟才能解決,每個案件要根據其具體情況確定對當事人最高效的處理方式。
當然,我也能理解很多律師不愿意訴前調解,因為多數情況下,訴前調解大費周章后,總落得個無用的下場,還不如直接提起訴訟,方便快捷。
但以本案為例,如果前期不進行調解,我們無從獲取保姆的身份信息,就無法提起民事訴訟,即便提起訴訟,本案證據缺失,立案時無法取得客觀證據,難以支持告訴。所以對于本案來說,訴前調解是必經程序,如果能挽回部分損失皆大歡喜,如果不能,也為訴訟作準備,事實上,也確實證明訴前調解的工作意義重大。
雖然立案后,法院也會組織訴前調解,但是作為律師,我們的價值就是為了當事人的利益最大化,訴訟不僅要付出時間成本,還要承擔執行不到位的風險。那么作為代理律師,如果能在訴前調解中化解矛盾、定紛止爭,不僅能節省司法資源,也能提高辦案效率,這也是律師執業過程的價值所在。
呼吁關注空巢老人
大半年的時間,案件也算是完美結束,唯一遺憾的是,王爺爺未能看到判決。
處理本案的過程中,我不禁思考空巢老人何去何從。最危險的組合就是“老頭配保姆”,錢袋子不保,可是能怎么辦呢?
人老了,兒女無法陪伴左右,也不能禁止其與外人交往,花錢請保姆、去養老院是唯一的養老途徑了,很多老人依戀生活圈,不想去養老院,就只能請保姆照顧,這真是無解的難題。
我國老齡化嚴重,中年人生活壓力大,無法顧及上下。在這里,呼吁兒女們經常看望父母,社會機構多多關注空巢老人,即便呼吁無力,也不能停止呼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