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中國石油公司在8月29日發布消息稱,我國最大的油氣田——長慶油田的累計天然氣生產量近日突破了6000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首個累計生產超過6000億立方米的大氣田。這個數字相當于我國兩年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可以替代7.2億噸的標煤使用,減少碳排放量達到16.57億噸。這一成就對于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資料圖】
長慶油田位于鄂爾多斯盆地,是一個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的油氣田,其中70%是極難開發的致密氣體,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和低成本的模式進行開采。目前,長慶油田正在從地下3000米深處采集天然氣。整個氣區共有20000多口類似的氣井,平均每天產量超過1.4億立方米。
據估算,長慶油田每年生產的天然氣占國內總產氣量的四分之一,通過西氣東輸、陜京管道等十多條國家天然氣主干線,供應40多個大中城市,為近4億人提供生活用氣的保障。
LNG產業鏈是一條貫穿天然氣產業全過程的資金龐大,技術密集的完整產業鏈。由陸地或海上油田開采的天然氣在液化工廠經過預處理后進行液化,生產的LNG按照貿易合同,通過船運或槽車運輸到LNG接收站儲存,再氣化,經由管網送到用戶。整體來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供需在“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下,國內LNG產量快速增長,LNG進口占比近年來相對穩定。2021年我國LNG需求量中進口占比83.71%,與2020年基本持平。
LNG屬于清潔能源領域是我國近年來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2035年全球能源結構中,LNG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全球范圍內對LNG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相對于其它能源,LNG具有清潔節能等諸多優勢,國家對LNG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廣東、福建、上海、江蘇等地紛紛投資興建LNG項目,這為LNG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隨著國家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升溫,LNG行業的發展將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有效解決能源供應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問題。未來一段時期內,LNG將成為我國天然氣市場的主力軍。前瞻結合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國家產業支持政策、當前投產LNG項目產能狀況,以及下游領域對LNG的需求拉動,預計到2027年我國LNG產量有望超過2700萬噸。
海通國際在研報中表示隨著海外天然氣價格的變化和中國天然氣市場的改革,接收站的盈利模式將發生變化。然而,隨著市場的調整和政策的支持,LNG接收站有望重新實現盈利,LNG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LNG(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