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從機票代理處獲悉,已收到部分國內航空公司的口頭通知,將于9月5日(出票日期)起,上調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6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10元。意味著比目前的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分別漲30元和50元,已經接近年初的60/120元。
【資料圖】
機票燃油附加費上漲是由油價波動、運營成本增加和稅費政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當前,航空運輸市場呈現出復蘇跡象。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和國際旅行需求的增長,航空業市場逐步恢復活力。航空公司積極調整航線和服務,以滿足旅客需求。同時,航空技術和安全標準持續提升,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適的旅行體驗。然而,航空業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油價波動、運營成本上升和政府限制措施等。
——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分析
2016-2019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逐漸增加,2019年曾達到6.6億人次。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旅客運輸量出現較大下降,2020年為4.18億人次,2021年上升至4.41億人次,較2020年增長5.5%。
——中國民航貨郵運輸量分析
2016-2019年中國民航貨郵運輸量也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753萬噸,2020年下降為677萬噸,2021年貨郵運輸量上升至732萬噸,較2020年增長8.12%。
——中國民航運輸機場起降架次分析
2015-2019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起降架次逐年增長,2019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起降架次1166.0萬架次,比2018年增長5.2%。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民航機場起降架次為904.9萬架次,同比下降22.4%。
2021年全年,我國民航機場完成飛機起降架次977.74萬架次,同比增長8.0%。
——企業競爭格局:東中南三大航司實力最強
從企業競爭角度來看,由于民用航空運輸行業高昂的資金壁壘,因此國內有實力的民航運輸企業多為國有類型,其中以中航、南航和東航三大航司的實力最強。2021年全年,我國三大航空公司中航、東航和南航共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67.95億噸公里,占比66.29%。其中,完成旅客運輸量2.65億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466.05萬噸。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根據民航局在2022年1月發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在2021-2025年間,我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整體分為兩大階段:2021-2022年的“恢復期和積蓄期”以及2023-2025年的“增長期和釋放期”。到2025年,我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將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