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5日訊(記者 郭美岑)“兩個跌停,太不爭氣了!”一名天風證券的散戶股東跟中國網財經記者這樣吐槽,而天風證券的市值也隨著兩個跌停,從400多億元蒸發到300多億元。
從寂寂無名的超小券商到中小券商跑出來的一匹“黑馬”再到成功上市,天風證券用了13年的時間。13年的頂峰就是上市鐘聲敲響的那一刻,但一派盛世之景下掩蓋的陰暗卻無人知曉。
(資料圖)
今年年中,天風證券子公司天風天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風天睿”)的總經理韓雨佳就已經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市場流言紛紛,有傳“韓雨佳舉家逃往海外”,有傳“逃了又被抓了回來”,韓雨佳主投5700萬元的項目頌大教育的主辦券商公告上猶顯示著跟他個人的法律糾紛公告,而作為上市公司的天風證券卻很淡定,僅在天風天睿高管一欄刪除了韓雨佳的所有信息,對外界不曾有任何只字片語的解釋。
“我們已經有將近三年的時間沒有拿到獎金了!”天風證券內部員工無奈地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嘆氣道。
解禁期到市值暴跌,子公司總經理下落成謎,員工獎金遙遙無期,加上行業寒冬,市場蕭條,不禁讓人為天風證券的未來捏了一把冷汗。
5700萬元的爛攤子
2018年4月9日,天風天睿通過旗下的天風匯盈壹號和天風匯城基金,向新三板公司——武漢頌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頌大教育”)進行共計5700萬元的投資。據記者了解,天風證券內部都知道這個項目是韓雨佳主投的,不僅身體力行給予金錢支持還向內部號召承銷團隊幫頌大教育融資,可惜幾個投資機構看過之后都覺得“利潤水分太大”、“盈利模式可持續性擔憂”,所以乏人問津。而韓雨佳砸了半個多億進去,成為了頌大教育的董事,那時候頌大教育對外造勢給人的感覺似乎離IPO只有那么一步之遙,誰也不曾想這一步就再也沒邁得出去。
據悉,頌大教育在去年接受近一年半的上市輔導以后,突然宣布終止IPO。隨后,頌大教育被曝出做市商接連退出、公司實控人徐春林股權被司法凍結、全資子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等一系列問題。
等到2018年12月31日,頌大教育累計虧損2.41億元,這離它拿到5700萬元僅僅相隔8個多月。今年7月1日,頌大教育的證券簡稱變更為ST頌大。
今年2月11日,頌大教育的主辦券商也終于坐不住了,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其中指出,公司控股股東徐春林與公司董事韓雨佳存在股權轉讓協議糾紛,徐春林作為原告方將韓雨佳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決轉讓協議無效。至此,韓雨佳和頌大教育的恩怨情仇才徹底被推到前臺。
韓雨佳算是天風證券的風云人物,據江湖傳言當年新三板最火的時候他拉來了1000多萬元的投資殺進新三板,正值行情水漲船高,一路廝殺拼搶才有了天風中小方業服務中心這個部門,功成之后韓雨佳轉去天風天睿。頌大教育2018年年報顯示,韓雨佳歷任天風證券新三板業務負責人,現任天風天睿總經理、天風匯盈(武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頌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然而,在天風天睿官網中,韓雨佳這三個字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管理團隊”部分只介紹了董事長及三位副總經理的信息。天風天睿本身也搖搖欲墜。
天風天睿成立于2013年,從事管理或受托管理股權類投資并從事相關咨詢服務業務。
2018年年報顯示,2017-2018年,天風天睿分別實現營收2.57億元和2.37億元,實現凈利潤2246.22萬元和1920.89萬元,營收、凈利均同比下滑。2019年上半年,天風天睿業績更是大幅下降,營收為6299.26萬元,同比下降29.72%;凈利潤為-331.1萬元,同比減少394.49%。
兩年未發員工獎金
子公司爆雷虧損,母公司市值大幅度縮水。
10月21日、22日,天風證券連續兩日開盤跌停,市值從400多億元蒸發到300多億元。某證券行業分析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這兩天(跌停)主要與限售股解禁有關系,因為它之前的估值普遍偏高。”據悉,天風證券10月15日曾發布公告,公司18.35億股解禁,均為IPO前的限售股東。
對此,在連續兩日跌停后的22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22日接到共計23家限售股解禁股東函致表示,基于對天風證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短期內不減持,并將長期持有天風證券部分股票。上述股東持股數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5.14%、 占此次限售股解禁數的70.98%。
公告意在解釋大部分的股東還是對天風證券的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們是否對天風證券未來持肯定態度我們無從得知,但部分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的怨聲載道是肯定的,原因很簡單——“我們2017年的獎金到現在也沒有發,2018年也沒有,2019年估計也夠嗆,因為離職的員工尚且沒有拿到所有獎金,公司要上市,需要我們的獎金做業績支撐。”綜合了三位天風證券在職員工,中國網財經得到這樣的回復。
據天風證券今年2月21日發布的累計涉及訴訟事項的公告顯示,公司與王紅、郭敏等前員工仍存在勞務糾紛。對于勞務糾紛的具體原因,某天風證券在職員工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具體原因不清楚,有可能是裁員引起的,整個市場不太好,券商裁員比較常見,我所在部門就裁撤了三分之一。”
前述分析師卻對這一現象表示理解,他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天風證券挖了很多人,當時承諾了很多薪水和獎金。天風去年才成功上市,首年要保證利潤不能虧損,導致很多業績承諾不能兌現。與其說克扣不如說天風原來給的工資太高,薪酬管理不到位。而且2016、2017、2018這幾年行情都不太好,特別是2018年行情非常差,它又是2018年才上市,各方面條件之下就導致它沒法兌現當初的承諾。”
連續下滑的凈利潤
天風證券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14年9月26日,天風證券的首發輔導就已經備案登記獲受理。2015年12月17日,天風證券招股書申報稿首次報送至證監會,并于8天后在證監會官網正式披露。
然而,之后的兩年里,天風證券兩次中止審查,原因分別是2016年受主承銷商受罰的影響而中止審查,以及2017年3月因更換保薦代表人而提出中止審查。
隨后,天風證券在2017年11月27日才對招股書進行更新。
2018年5月3日,天風證券成功過會。但直至當年的9月7日,才拿到IPO批文。
原定于2018年9月18日發行,卻因為天風證券市盈率高于行業均值而被迫推遲3周發行。
終于熬到2018年10月19日,天風證券正式于上交所上市,然而,天風證券的發行屬于“破凈”發行,并創下了“A股歷史上發行價最低的券商股”紀錄。
截至發稿前,天風證券的市值達到326億元,動態市盈率為136倍,可比的同行業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這個數據為25.77倍,廣發證券為18.65倍,國金證券為22.84倍,招商證券為18.29倍。算起來天風大概是同行們的5倍左右,這個明顯的差距讓人對天風的盈利模式充滿好奇。
從整體來看,天風證券的業績不容樂觀。2016年-2018年,天風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30.98億元、29.86億元、32.7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2億元、4.1億元、3.03億元。2018年的營收雖然增長9.75%,但歸母凈利潤卻下降了26.16%。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8.14億元,同比增長了34.55%;歸母凈利潤為1.68億元,同比減少了27.5%。
其中,經紀業務的營收在不斷增加。2016-2018年,該業務分別帶來收入6.77億元、10.82億元、12.11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21.84%、36.24%、36.95%,兩項指標均在逐年上升。但這也意味著,天風證券“靠天吃飯”的風險仍在不斷擴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到現在,天風證券保薦的公司中,僅有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對天風證券未來的盈利點,前述分析師坦言“不太能看到,但未來頭部券商競爭優勢更明顯,中小券商經營難度持續加大。”
中國網財經記者試圖對天風證券進行采訪,然而,董事長余磊的曾用電話連續一個星期處于關機狀態,董事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收到采訪函后就不再接電話,董秘諸培寧在聽到“天風天睿”這四個字時就迅速掛斷電話,之后對所有電話短信只字不回。
中國網財經將對天風證券保持持續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