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10公斤蘋果的紙箱重2公斤;8公斤枇杷中4公斤都是濕紙……包裝中加入填充物原本是為保障在運輸過程水果的品質,但如今“稱重不去皮”的現象在水果銷售行業十分普遍。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切身利益,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近日,溫州市蒼南縣市場監管局緊盯水果銷售核心環節,對水果銷售“虛胖”現象打出治理組合拳。此次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68人次,檢查水果經營主體38家,稱量各類水果60箱,對部分存在包裝偏重的經營主體,執法人員予以警示并要求改正。
前期,該局對轄區內水果店開展摸底排查。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店內貨架上水果的包裝情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包裝“虛胖”情況,是否對銷售產品進行明碼標價,對水果凈重進行現場拆箱稱量。“水果凈重屬于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商品信息,水果包裝不能超過消費者的正常認知。”根據前期摸底情況,該局組織水果經營單位開展集中約談暨行政指導會。同時,對摸底排查情況進行公布,向商家講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醒各經營戶務必要誠信、規范經營。
“雖然目前國內對水果包裝重量尚無相關標準規范,但執法過程中,我們要求商家按規定經營,在售賣有外包裝的水果時,對外包裝做到能除盡除,需完整銷售的,也要詳細告知消費者毛重、凈重。”蒼南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采取閉環回訪、采訪顧客等方式,對水果包裝“虛胖”現象持續關注,對不良行為予以遏制,確保治理取得實際成效,消費者權益獲得良好保障。(林煌)
標簽: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合法權益 蒼南縣整治水果銷售“虛胖”行為 水果包裝加入填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