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烈的教堂色彩,羅馬建筑典型的是教堂設計,教堂基本上都是城堡型的樣式,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臘藝術。在那個信仰強烈的時代,教堂會成為主要建筑是在自然不過的了,而且教堂還是當時最富有、最有學問、設備最好且無所不在的機構。
2、羅馬式建筑的設計與建造都以拱頂為主,以石頭的曲線結構來覆蓋空間。
(資料圖片)
3、以巨大、繁雜的設計為基本要求,建筑物比較巨大、繁復,強調明暗對照,但建筑的裝飾則簡單粗陋。
4、建筑居于主導地位,而繪畫、雕塑等藝術居于從屬地位。
1、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遺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2、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
3、龐貝古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一座古城,呈長方形,有城墻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尤如棋盤。
4、圣彼得大教堂:又稱圣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是最杰出的文藝復興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
5、比薩斜塔: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1、墻體巨大而厚實,墻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
2、窗戶、門、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圓形的拱券結構。
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來平衡拱頂的橫推力。
4、西面有一、二座鐘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鐘樓。
5、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
6、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
7、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圣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