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近日,在湖北省紅安縣上新集鎮董必武紅軍小學的暑期實踐成果匯報會上,來自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青春知行”社會實踐團的羅穎和團隊成員一起,和小學生們唱起了紅安童謠《黃安謠》。在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中,實踐團與小學生們除輔導作業外,共作一幅紅色墻畫、同唱一首紅色歌曲,還送上了百余份愛心文具盲盒,陪伴小學生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七彩假期”。
調色、刷墻、打底、構圖……實踐團成員帶著小學生們在董必武紅軍小學的國旗臺下,共同繪制了一幅紅色文化墻。小學生們拿著畫筆,一邊負責畫向日葵,一邊負責涂色?!翱粗约寒嫷南蛉湛透绺缃憬銈兊漠嫸寄荛L期保留,太開心了?!倍匚浼t軍小學五年級的劉詩瑤說道。
實踐團隊長肖喻斯介紹,此次實踐團一行12人走進紅安董必武紅軍小學,圍繞留守兒童開展了主題為“童·伴”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為“童心寫·我的暑假我的作業”“童聲講·紅安紅色故事”“童手畫·紅安紅色景點”“童眼看·紅安我的家”等,同時還在課余時間走進小學生家中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家庭情況,陪伴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關心與呵護,也讓他們從小厚植愛國情懷。
紅安籍的羅穎同學除輔導作業外,還教小學生們學唱紅安童謠《黃安謠》,“雖然小朋友們還不明白歌謠的歷史背景,但也會讓他們知道這是家鄉的歌。”在繪畫課上,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畫木版畫,用自己的畫筆描繪眼中的世界;語文課以“講好紅安故事”為主線,講述董必武的紅色故事;體育課上,和孩子們一起在操場踢足球、打籃球、做游戲。
已經連續帶隊五年的指導老師劉星介紹,本次實踐活動除了傳授文化知識和開展素質課堂外,還有愛心企業團隊捐贈的百余份“愛心盲盒”,一并送到了孩子們手中。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任秀霞表示,實踐團同學們以專業為基礎,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通過靈活多樣的素質課堂豐富了小學生的暑期文化生活,用實際行動為留守兒童、鄉村教育振興作出了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貢獻,展現當代大學生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