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資料圖)
7月11日,北京大學發布了一則有關糖尿病治療的重磅消息:北大干細胞研究中心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國際首例1型糖尿病受試者化學重編程誘導多潛能干細胞分化的胰島細胞移植手術。該治療技術有望成為徹底治愈1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北大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鄧宏魁表示,他們是最早將人多潛能干細胞轉化成胰腺和肝細胞譜系的團隊之一。這些分化獲得的細胞目前正在應用于細胞治療和大動物模型的測試中。通過對發展重編程策略的研究,團隊還首次證實了完全使用化學小分子就能將成熟體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干細胞。今年3月,研究人員發現了新的化學小分子組合,建立了全新的人體細胞化學重編程體系,能夠更加快速和高效地將人成體細胞誘導為多潛能干細胞,并且誘導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最高可達31%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之后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受快速城市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日益久坐的生活方式影響。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正在逐漸增加,2021年大約為1.41億人,較2019年增長約21.55%。
干細胞治療指的是用干細胞衍生的組織或器官替代病變的組織和器官,應用于脊髓損傷、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疾病等傳統醫學方法無法醫治的疾病。而干細胞醫療產業是包括干細胞提取、干細胞存儲、干細胞產品研發和干細胞治療在內的整個產業。
縱觀中國干細胞醫療過去十余年的發展,由模糊、混亂逐步走向規范化、產業化、明確化,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支持的力度逐步加強。至今,我國干細胞基礎研究已走在全球前列,但臨床轉化方面依然面臨著瓶頸。隨著干細胞臨床治療的相關法律標準的發布,中國逐漸進入干細胞臨床治療全面、有序開展的時代。
中國干細胞醫療市場規模在全球的占比提升:中國的干細胞醫療產業主要包括干細胞治療服務業務、干細胞存儲業務和干細胞制藥業務。根據QYResearch的最新調研數據,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在全球市場規模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18.8%上漲至2020年的21.9%。
2026年產業市場規模有望超300億元:干細胞醫療產業鏈的發展涉及干細胞存儲、干細胞藥物開發、干細胞治療,未來三個方向的發展空間均巨大。根據QYResearch的研究數據,2020-2026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約為15%,未來幾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在全球市場規模中的占比將進一步上漲。前瞻保守估計,到2026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25億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鄧朝暉教授認為干細胞治療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可以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白血病等。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對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的需求也在增加。干細胞醫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潛力。但同時也需要加強倫理和法律的規范,確保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因此,在干細胞醫療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克服這些挑戰并保持持續的創新和研發進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