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研究:蒙特利爾議定書有望使北冰洋“無冰之夏”推遲約15年出現

評論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以保護臭氧層為宗旨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實施以來,不僅促進了臭氧層愈合,還對全球變暖起到遏制作用,有望讓北冰洋夏季海冰完全融化的現象推遲約15年出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通過分析最新氣候模型得出了上述結論,不過實際情況還要看今后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近年來北極夏季海冰面積迅速縮小,這是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的最明顯信號之一。當前預測顯示,北冰洋可能在2050年之前迎來第一個“無冰之夏”。

國際社會于1987年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要求逐步淘汰使用氯氟烴等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該議定書于1989年生效,大氣中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含量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降。自2011年以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出現縮小趨勢。

研究人員說,許多消耗臭氧層的物質也屬于溫室氣體,其中一些物質的溫室效應非常強烈。分析顯示,每減少1000噸的消耗臭氧層物質排放,就可使7平方千米的北極海冰免于消失。

北極海冰融化會使北極熊等多種動物面臨生存危機,海水鹽度降低還會影響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食物鏈。此外,海冰融化后的深色海面會吸收更多熱量,進一步擾亂洋流和大氣循環。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