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全球速遞!廣西基本形成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

評論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劉昊

6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西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措施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廣西持續推進特色博物館建設,列入中央免費開放補助名單的博物館、紀念館總數達到64家。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近年來,廣西博物館建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全區博物館體系布局持續優化。為進一步深化廣西博物館改革工作,推進廣西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廣西出臺了《關于推進廣西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促進全區各級博物館資源整合、協同創新、開放共享,鼓勵和支持利用地域突出的特色資源建設特色博物館。目前,全區已備案的革命紀念類、歷史文化類、自然科技類、藝術類等博物館、紀念館138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3家、二級博物館9家、三級博物館18家,可移動文物97萬多件。2022年全區新增獲得中央免費開放資金補助的博物館紀念館16家,總數達到64家,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博物館社會功能得到有效發揮。2022年全區各類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數量513個,接待觀眾人數近1500萬人次,舉辦社會教育活動2736場。各地博物館紛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不斷提高藏品管理水平,改善館藏文物保護狀況,學術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凝聚博物館力量,積極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開創“館苑結合”“動靜相輔”模式,順利完成改擴建工程并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截至2023年6月,新館共接待游客近30萬人。在深入挖掘闡釋文物價值的基礎上,南寧、柳州、貴港等地博物館舉辦了一系列形式新穎、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陳列展覽。重點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開展“廣西十佳縣級博物館”評選活動,并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廣西主會場活動上進行授牌。

“讓文物活起來”成果豐碩。博物館文創產品推陳出新,積極推進“科技+”智慧博物館建設,推動市級以上綜合博物館提供數字導覽、虛擬展廳、自助講解、高清直播等新型服務。廣西區內博物館集體入駐抖音,開展“廣西文物dou起來”活動,社會反響熱烈,推動博物館服務進一步融入百姓生活,惠及于民。

據悉,廣西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顯著成效。廣西現有10599處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97萬多件,備案博物館、紀念館138家;全區共計3125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1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49處;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914個,其中70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36名,其中49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