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智能生活,未來已來|2024 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觀察

評論
新華網天津6月22日電選擇好出發地和目的地,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一鍵起飛;腦機接口、藥物研發垂直大模型,走出實驗室;模擬駕駛為新能源車提供緊急剎車仿真場景;負重50公斤、續航1小時的人形機器人除了家庭陪伴和服務,還能完成特殊地形探索、救援、高危作業……這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在新一代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下加快迭代,想象中的未來智慧生活,已經悄然到來。

  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主題為“智行天下、能動未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于6月20日至23日在津舉行。本屆博覽會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等年度熱點議題。

  低空經濟 打飛機上下班不是夢

  2024年年初,低空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33.8%。樂觀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本屆博覽會上,由小鵬飛行汽車、億航智能、云圣智能、一飛智控、云遙宇航等多家無人機、飛行汽車、航天技術企業組成的“低空經濟展團”集體展示先進技術產品。

  其中,億航科技帶來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可實現全程全自動,乘坐人不需要任何駕駛能力,在面板上選擇好出發地和目的地,即可一鍵起飛。

  國家空管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到,當前所有低空飛行仍面臨“隔離飛行”的困局,就是一個飛機飛、其他飛機就不能飛。今后發展低空經濟,必須要“破局”。他表示,“破局”的關鍵就在于要創建全國統一的低空時空標準,推動打造立體交通基礎設施。

  程承旗建議,首先要加大國家北斗技術推廣應用,積極開展低空立體交通紅綠燈系統的技術研究。其次,在條件較好的省市,率先開展低空立體交通紅綠燈系統試點區域的建設,創建技術中試基地,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第三,協同產業界在軟件和技術層面上,建立低空空域紅綠燈圖系統和管控系統的智能算法。

  腦機接口、藥物研發垂直大模型,走出實驗室

  人工智能對中國醫療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本屆博覽會上,腦機接口、生物醫療領域大模型落地應用成果備受關注。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顧曉松介紹,通過建立大腦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新機制,腦機接口這一快速發展的前沿技術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經專利分析,當前我國腦機接口的技術路徑主要集中在腦機接口設備的改進、信號提取特征、腦機接口的應用幾方面。

  “我們一定要面向特殊場景應用,面向老百姓,要開源,讓老百姓真正能夠用得起,才能夠真正推進社會進步。當前,腦機接口已經走出實驗室進入臨床應用階段,希望這項技術可以安全、健康、快速發展,為人類做出貢獻。”顧曉松說。

  中國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毅認為,大模型、腦機接口、腦認知等技術需要同步發展、充分融合,中國電子正在聯手天津大學在濱海新區加速腦機技術研究、應用和產業布局,爭取有更好、更大突破。

  藥物研發面臨周期長、成本高、失敗率高等難題,AI技術正在嘗試改變這一現狀。本屆博覽會的大模型展團中,貝蕓科技作為生物醫療領域藥物研發大模型代表頗為亮眼。

  據了解,貝蕓“分子智芯”系列大模型面向小分子化藥、天然產物藥物、蛋白藥物、多肽藥物以及核酸藥物5大藥物類型?;谪S富的預訓練數據以及模型框架,根據各類藥物的特點訓練了多個藥物場景垂直大模型,并構建了豐富的下游任務,從各個環節提升藥物設計的精度和效率,助力企業快速融入AI技術,加快新藥研發,基本做到不同藥物類型、研發階段全覆蓋。

  智能網聯汽車取得重要應用進展

  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智能網聯汽車館,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長城汽車、賽力斯、小米、理想、蔚來、小鵬、特斯拉等國內外車企匯聚,讓觀眾感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出行樂趣。

 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開幕。新華社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首席科學家李克強院士在分析新一代AI驅動的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自動駕駛發展的新階段,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在系統定義關鍵技術及產業生態等方面具有先進的技術特色。

  “智能網聯汽車正進入人工智能驅動的大模型-端到端發展階段,重點是推動主要功能模塊的全棧神經網格化和數據閉環訓練,已取得重要應用進展。基于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基礎平臺、云控基礎平臺的建立,為自動駕駛大模型訓練提供了同時具備海量性和完備性的智能數據底座,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李克強說。

圖為蘑菇車聯車路云一體化和自動駕駛巴士運營展臺

  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已完成眾多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升級與聯網工作,實現了交通環境的動態感知和信息傳輸。作為參與先導區建設的主要科技公司,蘑菇車聯通過研發車路云一體化標準產品包 MOGO Package,涵蓋車路云一體化系統 MRS 及三端全系列軟硬件產品,已實現 4 輛 L4 級自動駕駛巴士常態化試運營,累計無事故試運行超 10 萬公里,并獲得了首張自動駕駛巴士測試牌照,行駛范圍擴大至全區500多公里開放測試道路。

  智能機器人組團參展,應用覆蓋生產生活多方面

  一款能夠在負重50公斤的情況下續航1小時的人形機器人,除了家庭陪伴與服務外,還可以進行特殊地形探索、運輸、救援等。特別在工業生產高危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完成工作。

  仿生人形機器人小柒擁有超仿真的人型皮膚,全身配備45個自由度調節系統,其中僅在臉部就高達18個,意味著小柒在交流時可以通過眨眼、皺眉等細微表情表達。通過內置AI語言大模型,報菜名、介紹景點也不在話下。

圖為仿生人形機器人小柒

  一款狗形機器人,最高負重80公斤,可以適配不同工作場景進行模塊化選裝,已在商業勘探、后勤補給、煙霧成分檢測、紅外體征探查等領域發揮作用。

  本屆博覽會上,“智能機器人展團”給觀眾帶來了新體驗。優必選人形機器人、中國移動仿生機器人、宇樹科技四足機器人、傅利葉智能機器人等產品與觀眾現場互動。清研訊科、上海氦豚機器人、來也科技、華美通訊、驊遠科技等20余家企業首次參展。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要加快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培育,創造新的增長機會,乃至新的經濟增長極。讓飄在云端的人工智能真正落地,首先應當加強端側AI的創新,讓人工智能普及的入口觸手可及。

  當創新成為第一動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我國交通出行、智慧醫療等加速智能化、數字化變革,促進科技進步、產業升級,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也將因此加速蝶變。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