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周國內方面,鄭棉主力合約在14700-15100之間小幅震蕩,未出明顯方向。棉花現貨交投較有小幅好轉,一口價報價重心稍有下移,當前部分新疆庫21/31級雙28/29機采棉資源基差或一口價提貨價在15400-16700元/噸。市場關注新年度的籽棉收購情況,雖然傳出已有軋花廠開始收購,但據本網核實吐魯番、哈密、巴楚區域尚未有加工絮棉的軋花廠開秤收購,確實存在棉販子在零星收購,但軋花廠并不急于開秤定價,今年絮棉訂單雖有,但是也不如往年積極活躍,因此,即便以往開秤較早的絮棉加工廠也從之前的“敞開收購”變成了“謹慎觀望”,低迷的下游消費市場和去年“熱血”搶收的局面也讓軋花廠不敢貿然收購。在未有明顯收購價格指引前,預計鄭棉將維持區間波動。
國際方面,近期美國主產棉區旱苗得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新年度美棉供應的擔憂。當前不利天氣確實對于北半球主產棉國美棉和印度等棉花生長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但在2021/22年度高收益拉動之下主要國家擴種預期均落地,棉花種植面積同比明顯增加的情況之下,對于2022/23年度全球棉花供應情況不必過于悲觀。除此之外,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以及產業內疆棉禁令和非棉纖維替代等因素影響之下,全球棉花需求存在較強轉弱預期。中長期來看,全球棉花供需格局或將從當前的產不足需轉向供需平衡甚至供應寬松。
紡織方面,本周整體而言價格穩中有落,高支紗出貨不暢,價格仍在下跌,低價紗出貨相對較好。部分紗廠在低開工率短期難以恢復之下,少數品種出現了8-10天的排單情況。但總體而言,下游好轉程度不明顯,遠不如往年同期。佛山針織市場開機到五成以上后,又有小幅回落。內地紗廠在因訂單匱乏和限電等因素,開工率仍然低位。進口紗遠期報價多數小幅上漲,現貨價格有所下滑,成交偏弱。
宏觀方面,美元指數走強,美聯儲會議紀要表明可能在短期內繼續加息。7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信貸與社融數據環比同比雙雙回落,均顯示我國目前經濟運行處于偏空狀態,難言樂觀。棉產業鏈傳統旺季即將到來,需求改善程度仍需觀察。
總體來看,下游需求仍然呈現邊際好轉,產業鏈下游有去庫現象,因而補庫意愿有所提升。美棉持續上漲之下,東南亞紡織開工率下降,歐美終端消費也呈現見頂跡象。后續USDA全球棉花消費數據尤其是中國的消費數據仍可能面臨后期調整,形成了潛在利空。國內供需矛盾隨著新年度豐產落地以及疆棉禁令的情況或將進一步加劇,需關注國內棉花去庫以及新年度的收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