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日,南通開發區“空間再造”后騰退出來的“奧斯福”地塊上,兩座建筑已經封頂,工人們正在加快施工,各種建設車輛在200多畝的工地上來回穿梭,一派繁忙。
“這兩座正在建設的是我們的智能倉,在開發區大力支持下,3月上旬剛剛提前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內部施工。”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陶永瑛高興地表示,正在建設中的羅萊智慧產業園一期項目最快可于明年一月份正式投產。
“去年對于羅萊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尤其在上半年,受到全國大范圍疫情的影響,我們線下有20%的門店沒辦法正常營業,對經營沖擊還是比較大的。”陶永瑛介紹說,為達成“連續18年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的市場地位,企業在積極進行戰略調整、挖掘電商潛力的同時,下出更關鍵的一步棋:將傳統的家紡產業向智能化發展,投入50億元,上馬智慧產業園。“不但要保住,更要把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的優勢一直延續下去。”
“從智能化車間生產出來的貨物直接通過傳送帶,進入智能倉庫,這里會有機器人直接根據出貨順序,自動進行碼放、發貨……”在展廳里,陶永瑛對著展板,詳細介紹著智慧產業園的運作流程。相較于羅萊現有工廠,智慧產業園將進行精細化、自動化、數字化的升級,單位面積產出將提升50%,人均小時產出提升2倍,人力節約50%,生產周期縮短40%以上。整個三期項目建成之后,年產值將達到120億元,年產套件1500萬套、被芯類產品3000萬件,規模為現廠區的5倍以上。
上馬新項目,最關鍵的是土地。為解決用地緊張,空間不足的發展瓶頸,2021年3月南通開發區啟動空間再造三年行動,以空間再造破題制約瓶頸。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當年全區共簽約企業160家,簽約騰退土地7200畝。奧斯福地塊也是首批再造地塊,這里原先聚集了11家企業,不僅業態雜亂,還有大量閑置廠房。去年,隨著地塊清空,羅萊智慧產業園有了足夠的土地空間落戶。
“羅萊來開發區已經20多年了,我們從一家小廠成長為中國家紡的排頭兵,離不開開發區一屆屆領導的悉心栽培和支持。這么多年相處下來,羅萊與開發區之間早已建立了‘相伴共生’的親密關系。”在去年的星級企業評選中,羅萊生活再次憑借實現應稅銷售突破50億元大關、在開發區納稅3.43億元的驕人業績,獲評四星級企業。陶永瑛上臺領獎時,頗多感慨。
也正因為有著這樣的親密關系,陶永瑛表示,羅萊生活有信心,建設一個高柔性、快速反應、準時交付能力的全球家紡行業智慧標桿園區和開發區的新地標,也希望能夠借助羅萊智慧產業園的建設經驗,積極發揮產業標桿帶動作用,促進家紡產業提檔升級。“羅萊生活將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年銷售百億元的目標,在開發區的納稅額也爭取再創新高。同時繼續拓展業務范圍,向上下游產業進行探索,為開發區的項目招引、人才引進助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