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5月18日時值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錦繡華服,國風古韻"的第五屆"曼享文化"交流活動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成功舉辦。來自20多個國家的50多位留學生共同體驗中國傳統服飾,感受中國傳統工藝和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主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長寧分會、曼享匯、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承辦,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和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曼大校友會參與協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長寧分會會長傅瀟霄表示,本次活動通過組織留學生和外國友人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讓外國友人了解更多的中華文化。
東華大學教授、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卞向陽為參與體驗的留學生致歡迎辭并進行了博物館簡介,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團扇制作、漢服穿搭與走秀、交流分享等互動節目。
在團扇制作環節,留學生們跟隨專業老師的指導學起中國傳統的手工技藝,雖然手法并不嫻熟,但是完成的作品卻是個性十足。"手工制作團扇讓我印象深刻。"來自華東政法大學的留學生Kim和Daniil分享了參觀體驗,在親自動手制作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古老團扇工藝的魅力,以及中國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傳承,也啟發了他們對于服飾與文化的新思考。
漢服穿搭體驗后,部分留學生們穿上漢服,在T臺上一展風采。當日最佳造型獎得主、來自埃及的埃及龍(中文名)表示:"試穿漢服是一種特殊體驗,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服飾的尊貴和優雅。"??穿上華麗的漢服,漢服的設計和面料質感讓他對于中國服飾的精美工藝和獨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一體驗也讓他更加欣賞中國人民對于服飾的熱愛和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這次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親身感受中國古老而精美的服飾文化。"來自東華大學的留學生何藹玲和方禮說,"從博物館館藏的各式古代服飾中,我們看到了對細節的精致追求,對紡織工藝的卓越掌握,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傳承。"
來自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留學生以及來自各行各業的外國友人各抒己見,積極分享了自己對紡織和服飾文化差異的見解,感嘆中國的紡織服飾文化博大精深。
以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使命的品牌"曼享文化"已連續五年承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相關活動,以多元化視角解讀中國,通過沉浸式的文化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為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貢獻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