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即時:守正創新,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第三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初評舉行

評論

隨著二次元文化的興起,借助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年輕群體中掀起了一股華服熱潮。越來越多人關注華服、喜歡華服,如何將華服與時尚相結合,讓華服元素與所代表的中華文化進一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穿著?


(資料圖片)

6月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初評評審會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舉行。本屆大賽以“國色天襄”為主題,旨在挖掘中華民族璀璨的服飾文明和環保可持續理念進行設計創新,弘揚東方美學,展示華服美裳,傳播中華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征稿啟動3個月以來,共有3000余人次參加,共收到2652份參賽作品,涵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以及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

在這場傳統與時尚的碰撞中,一套套融合了華服元素與現代潮流的設計,表達著年輕設計師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讓華服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小編按捺不住好奇心,在評審現場跟參與初評的評委老師們“打探”了一下,請他們說了說初評評審后對參賽作品最直觀的印象與感受,以及對國內外華服設計創作的新特點、新趨勢的解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劉元風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鍵詞:回望歷史、放眼未來/“赤黃藍白黑”在遴選作品時,首先考量作品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元素的運用,這也是此次華服大賽區別于其他大賽的本質。每個年輕設計師對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我們首先要從中華元素運用的角度來考量,再從國際流行和市場需求的角度去考慮,將這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進行評審,看作品是否符合大賽要求。

華服大賽已經舉辦至第三屆,今年的作品和往年有些區別,因為今年的主題設定為“國色天襄”,年輕設計師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我認為“國色”指的是傳統色彩——赤黃藍白黑,但是選手大多以藍綠色為主,這并無不妥。同時,年輕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越發深入,將傳統文化和國際流行進行有機融合,表現出參賽選手既立足于傳統文化,又著眼于國際流行,回望歷史,又放眼未來的設計視野。

吳洪

深圳大學藝術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鍵詞:闡釋主題/稿件數量多、質量高我們在評審稿件時,首先要看作品與大賽主題是否吻合,本次華服大賽的主題是“國色天襄”,也就是說要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來表達“國色天襄”的主題,這是我們重點考量的內容。

今年是第三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通過此前每屆的努力及組委會廣泛的推廣與宣傳,我們可以看到本屆大賽投稿的稿件數量多,質量高,題材豐富、立意新穎。今后,希望大賽持續下去,另外要更廣泛地推廣下去,不僅只針對學生,還要對設計師進行推廣,只有這樣,選手的實力才能普遍提升。

武學凱

“金頂獎”設計師

關鍵詞:作品新穎/類型多元/國際化趨勢明顯初評現場不乏優秀作品,選手們從不同角度詮釋華服的概念與理念。隨著當下生活場景的豐富,他們在表現華服以及闡釋中國服飾文化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靈感來源和表現方向。當然,有幾組作品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有一幅具有未來主義色彩的卡通作品十分有趣,整體呈現出一種新鮮感和活力,今年的評審讓我感受到強烈碰撞。所以,大賽需要鼓勵和支持具有新鮮想法的作品。

未來大賽可以將國際化的趨勢發展下去,另外可以加大職業設計師及創新企業的參與份額,讓作品類型更加多元。

陳聞

“金頂獎”設計師、CHENWEN設計工作室藝術總監

關鍵詞:華服要具有時代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此次華服大賽推廣力度廣,因此投稿人數眾多,作品水平也普遍不錯。從設計理念、款式到主題闡釋,很多選手都發揮出了自己最佳的水平。不過也有些作品的題材過于傳統,集中表現青綠山水,水墨及唐裝,我認為,其實傳統元素完全可以運用地更為現代一些。

好的華服要體現傳統文化元素,還要符合現代人的穿著習慣,具備時代感和時尚感。無論色彩、面料還是工藝都要國際化一點,不要過于保守與老氣。

崔榮榮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

關鍵詞:體現中華要素/吸取流行元素華服設計大賽,首先要體現中華傳統設計要素,其次,這又是國際華服設計大賽,因此,國際性與流行性也要有相應地體現。此次大賽在此方面有較大突破,將流行元素與中華要素進行了結合,有意識地將兩者運用到創作中,便可以讓作品走向國際。

此次大賽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影響,激發了年輕設計師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自信的基調下,國潮熱及國風熱將持續流行。

聽了評委老師們的話,大家是不是對于第三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更加期待了呢?經專家評委初評,評選出40件入圍作品,其中9件為境外參賽作品。讓我們一起對接下來的入圍揭曉及作品公示拭目以待吧!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