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加“數”轉型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泉州市舉辦第二季度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現場會,通過現場考察和主題演講,增強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推動降本提質增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會上,石獅市工業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長邱春旭以“產業數字化賦能,打造搬不走的產業生態圈”為主題,就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經驗進行分享。

石獅是中國休閑服裝名城,已形成一條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集聚8000多家紡織服裝及配套企業,從業人員超16萬人。其中,印染產能達45億米/年,占全國布類染整產量6%左右、服裝面料染整占全國產量10%左右;鞋服配飾、輔料配件產量占全國50%以上;電商競爭力排名全國縣域第3位,規上紡織服裝企業電商普及率達90%以上。2023年4月,中國服裝協會授予石獅市“中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稱號,石獅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近年來,隨著全球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對此,石獅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出臺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對在本市落戶運營且面向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展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軟硬件投資額達300萬元以上且服務企業達到一定規模的,按平臺投資額的10%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標桿,每年組織專家從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網絡化協同等方面評選不超過5個標桿示范項目,每個項目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

為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全面數字化,石獅積極對接引進云應用服務商資源,引領支持企業圍繞研發設計、生產管控、經營管理、工業設備服務等關鍵環節,部署應用低成本、模塊化的云化軟件和系統,推動ERP、CRM、MES、PLM等信息化系統以及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在工廠的集成應用,提升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在全省率先推出“智慧石獅工信科技綜合服務平臺”,構建市、鎮(街道)、園區、企業上下聯動,各市直(要素)部門左右協同的“1234N”工業企業綜合服務體系。與華僑大學合作共建綜合性服務平臺——石獅華大數字經濟研究院,助力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升級,形成新業態驅動、大數據支撐、信息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貿易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政策引領,精準發力的同時,石獅還加快服裝智能制造園、錦尚智能制造園區建設步伐,全面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銷售服務等全流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打造服裝數字化工業標準園區。截至目前,石獅服裝智能制造園舊園區標準廠房13.5萬平方米已全部投用,落地烈酒服飾、傳洋服飾、一筆成服飾等15家優質服裝企業;新園區落地圓通速遞福建總部項目、產投集團標準廠房及倉儲研發銷售中心、國投獅城領秀項目等4個項目,總投資50.6億元;另有36家企業意向入駐國企正在開發建設的廠房以及倉儲研發中心。

數字化轉型不僅讓企業的工作流程更加高效敏捷,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效益。如華寶集團通過建設智能化生產系統,有效解決了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資源浪費、污染較大,人工勞動強度大,人為失誤率較高等一系列問題。改造后可準確及時反饋生產進度信息,對車間染化料的耗用進行嚴格控制,并詳細記錄每一筆染化料的具體耗用情況,避免生產浪費現象,生產效率從85%提高至95%,產品不良率同比減少40%。

再如信泰(石獅)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實施“信泰5G智慧工廠”項目,在產能、質量、工藝、計劃和成本五個方面實現了智能化管理。據了解,該項目利用移動5G網絡與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合優勢,實現了信泰在全設備數據5G生產可視化場景的應用。統計數據顯示,“信泰5G智慧工廠”項目落地后,該公司模具維修成本下降30%;設備運轉率提升20%,單位成本下降10%至20%,生產效率提高10%,產品不良率下降10%,運營成本降低6%。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