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可生物降解、可沖散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塑造了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未來。為推動我國非織造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企業品牌價值與核心競爭力,中產協“非織綠盟”開展了“可生物降解”、“可沖散”認證工作。該項工作以第三方認證認可的形式,有利于更好地規范行業行為和市場秩序,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引導綠色消費,對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自開展認證工作以來,已有30家企業的53個認證單元通過相關認證。
(資料圖片)
走進賽得利
賽得利集團作為纖維素纖維制造商,其生產的纖維素纖維具有天然、環保、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是生產服裝面料、家紡面料和衛生用品(例如嬰兒濕巾和美容面膜等)的重要原料。
賽得利目前在中國共有14家工廠,包括6家纖維素纖維工廠、1家紗線工廠、3家萊賽爾纖維工廠(其中1家在建)、4家水刺非織造布工廠。
認證“標識”力量幾何?
賽得利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刺產品80%以上用于一次性衛生用品,主要有干巾、濕巾,一次性衛生用品,包括近年來增長迅速的可沖散產品。同時,隨著環保理念的提升,消費者也意識到一次性產品對于環境造成的影響。為此,產品開發趨勢的一個大方向就是可降解。可降解產品認證是通過行業第三方認可、引導的形式進行的。通過對產品進行認證,不僅是規范行業和市場秩序的行為,同時也體現了企業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社會責任。
從全球范圍陸續頒布的一系列限塑、禁塑相關政策來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環境治理、低碳發展、綠色高質量發展都將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企業的發展需要符合時代的邏輯,順勢而為??蓻_散、可降解標準和認證流程的夯實及推廣,并在終端產品包裝上展示“可生物降解”和“可沖散”標識,不僅是企業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政策要求的體現,也讓消費者更容易識別出可降解、可持續的綠色產品。
賽得利的可持續之路
基于可降解的需求趨勢,賽得利于2023年推出了纖維+非織造布的新產品和全新解決方案。在纖維端推出了以優可絲?為品牌的非織造布專用粘膠纖維,以及適合干巾和一次性衛生用品使用的清新纖維,纖柔纖維和安護纖維。這些纖維的高品質、高潔凈度和高安全性,為非織造布水刺工廠和最終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和安心。
在產品線創新方面,賽得利集團在萊賽爾領域加大投入,并于2022年開始向下游市場提供非織造布專用萊賽爾纖維。目前賽得利萊賽爾研發團隊針對干濕巾,面膜,個人衛生等幾個非織造下游應用,分別設計了不同規格和性能要求的專用纖維。通過下游客戶的驗證使用和不斷改進,其干濕巾產品和面膜基布均達到了相應功能和品質要求。
近年來,賽得利聯合合作品牌Babycare、尤妮佳共同推廣非織綠盟和可生物降解標識(NGA,Biodegradable)。同時,賽得利于2023年4月攜印有可降解標識的產品亮相INDEX23獲得了業內同行的高度關注。第三方認證認可對規范行業行為和市場秩序有著極為積極的作用,同時,有利于讓消費端更好地提升綠色發展理念,認可認證標識,從而實現引領綠色消費。
賽得利致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凈正面影響(net-positive)”纖維素纖維領導者。在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轉型加速的背景下,賽得利于2020年發布了極具挑戰性的2030可持續發展愿景(簡稱“2030愿景”),明晰了未來十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承諾,即,在氣候和生態系統保護、閉環清潔生產、創新與循環、包容性成長四個重大戰略層面持續創新和發力,實現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增長與價值創造,并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構建一個更具韌性的可持續未來。
在氣候變化領域,承諾到2050年,實現范圍1、2凈零排放;到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范圍1、2、3達30%(基線年份不早于2015年);在賽得利以及供應鏈有生產經營行為的地方,支持以科學為基礎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
在閉環清潔生產領域,要求所有纖維素纖維廠應當建立清潔閉環的生產體系,并實現:2023年通過EU-BAT標準審核;2023年達到ZDHC MMCF Guidelines良好等級;2027年前達到ZDHC MMCF Guidelines最佳等級;2025年達成全硫回收率高于98%;2025年實現零廢棄物填埋;依據EU-BAT進一步顯著降低水耗并顯著提升水循環利用率。
到2023年,利用廢舊紡織品生產出循環再生材料含量達50%的產品,到2030年這一比例提升至100%。到2025年,20%采購的原材料里面含有替代或可循環再生材料。
賽得利可持續發展實踐案例
賽得利深耕天然可持續材料領域創新。始終堅持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圍繞可持續產品開展研發,引入頂尖人才和技術資源,不斷提升技術戰略決策的高度和技術創新能力,已推出了賽得利萊賽爾、優可絲?,纖生代?等多種纖維素纖維產品,為社會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賽得利建立了完善的從產品開發到市場響應的內部協同創新體系。一方面,設立了專門的纖維素纖維、萊賽爾及非織造布研發部門,并通過與市場部的緊密協同,及時跟蹤市場對產品可持續屬性的需求,持續開展可持續纖維產品及非織造布的創新。另一方面,積極與學校、研究機構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致力于構建高新技術企業,積極營造創新研發氛圍。賽得利還制定了輪崗制和“1.5小時創新鼓勵”制度,對專利申請提供科研獎勵,不斷鼓勵員工自主創新,并提高各產品板塊的創新研發水平。
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是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的重要措施。根據國際回收局BIR研究顯示,每用一千克廢舊紡織品,就可以降低3.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節水6000升,減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農藥。在此背景下,賽得利自主研發了以廢舊紡織品(如牛仔褲,T恤等舊衣物)為原材料的循環再生纖維——FINEX纖生代?,名稱意為“下一代纖維素纖維”,傳遞著“讓美好再生”的品牌精神。相比于使用原生木漿為原料,使用循環再生原料的纖維產品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
FINEX纖生代?開創性用消費前及消費后回收的衣物為原料,借助于行業領先的纖維素再造技術,將回收物重新制成的漿料混合國際認證木漿,生產出不同比例的FINEX纖生代?纖維產品。促進資源循環再生,引領時尚行業前所未有的綠色變革。FINEX纖生代?產品成功的背后,是賽得利研發團隊長達數年的努力與開拓。其研發團隊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成功實現循環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工業化生產。2022年,隨著漿粕質量的顯著提升,循環再生纖維取得了重要突破,FINEX纖生代?纖維循環再生原料含量達到50%,也提前實現了2023年的目標。
目前賽得利FINEX纖生代?已獲得回收含量聲明標準(RCS)認證,開啟了“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循環產業路徑,從源頭為行業循環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