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環球熱頭條丨90后最拉風的鞋,怎么賣不動了

評論

圖源:pexels


(相關資料圖)

身著胸前印有 adidas logo 的衛衣,腳踩一雙Superstar貝殼鞋,在90后的學生時代,這身打扮絕對代表著時尚潮流。可現如今,阿迪達斯能讓人記住的爆款,似乎只剩下一雙Yeezy鞋。曾經的行業龍頭老大,為何慢慢被年輕人拋棄?

對于阿迪達斯來說,長達數年的“水逆”仍然沒有結束。

近期,這家運動品牌巨頭公布了其2022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阿迪達斯全年營收225.11億歐元,同比僅微增1%,營業利潤則同比大幅下跌66%至6.69億歐元,全年凈利潤約為2.5億歐元,僅為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左右。

更為悲慘的是,作為阿迪達斯全球第三大市場,大中華區市場的頹勢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已經連續7個季度下滑。2022年,大中華區共貢獻營收31.79億歐元,同比大跌36%。

過去一年,受不穩定的市場因素影響,耐克、安踏、李寧等運動品牌或多或少均遇到過業績下滑的情況,但只有阿迪達斯的降幅超過了兩位數。

阿迪達斯標志性的三葉草logo,不知是多少90后的時尚啟蒙。/視覺中國

時間倒回到2015年,大中華區以24.7億歐元的成績超額完成了阿迪為其制定的KPI,使其增速超過了全球宿敵耐克。但誰能料到,還不到10年時間,大中華的消費者已經棄阿迪于不顧。直男聚集的論壇里,有網友更是直言,“連野球場都看不到阿迪的鞋了”。

昔日爆款頻出,如今兩手空空

“阿迪達斯已經不是硬通貨了”,球鞋收藏愛好者陳陳從2017年開始關注鞋友圈。自認不是上頭類型發燒友的他已經收藏了不同品牌的幾十雙運動鞋。

經過幾年來各類聯名款的狂轟濫炸下,他已經對“換名不換樣”的聯名套路愈發疲倦。他認為,從收藏角度來看,包括熱門的Yeezy鞋,最近幾年炒的阿迪鞋基本都是經典款,買幾雙特別喜歡的就行。

和陳陳一樣的大部分90后,是和阿迪、耐克這類外資運動品牌一起成長的一代。他們對運動時尚潮流的追求往往起源于這些品牌的經典款。

多少年輕人的第一雙阿迪達斯是一雙鞋頭圓圓、鞋面兩側印有三條紋logo的“貝殼頭”(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

王嘉爾出席Music Choice活動時,球鞋選擇的便是“貝殼頭”。/視覺中國

“貝殼頭”是極具阿迪達斯風格的鞋型之一。1960年前后,大部分籃球運動員穿著匡威的高幫球鞋上場打球,考慮到運動過程中經常性的急停、啟動等專業動作,阿迪達斯加強了鞋頭的硬度。由于橡膠鞋頭造型的獨特性,Superstar被大家形象地稱為“貝殼頭”。

面世后短短數年間,四分之三的籃球運動員會選擇Superstar登場比賽。此后,Superstar慢慢提升時尚度,其影響力慢慢向時尚、街頭、滑板等領域延展。2015年,Superstar為阿迪達斯貢獻了超過10億美元的銷售額,十年來首次擊敗Nike成為年度美國最暢銷的運動鞋。

組合Run-D.M.C習慣把鞋帶抽走,并將鞋舌高高豎起,這樣的穿法一度引爆潮流。

貝殼頭屬于阿迪,但并不是每一雙貝殼頭都產自阿迪,國內市場仿牌假鞋的泛濫,讓消費者總能找到“平替”。此時,阿迪不急不忙地打出了下一張王牌——Yeezy鞋。

Yeezy鞋的火爆程度自不用多說,曾經有咨詢公司測算,其年銷售額約為15億歐元,占阿迪達斯總營收的7%左右。

Yeezy鞋的熱銷,離不開設計師、說唱歌手侃爺Kanye West的影響力,但侃爺之所以能與阿迪達斯合作,是看中了阿迪引以為傲的王牌技術——Boost技術。

現如今驗證一款運動鞋的舒適程度,踩屎感成了唯一直觀且可信的指標。軟而不塌的腳感便是起源于使用了Boost技術的Yeezy鞋。

2013年,阿迪達斯聯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研發出以E-TPU材料為基礎的中底,通過材料創新實現減震、回彈等功能。阿迪將其外觀設計得極有藝術性,把千千萬萬個發泡小顆粒連接在一起,就有了類似于爆米花一樣的Boost顆粒鞋底,也有了球迷圈的一句名言“買阿迪達斯首選爆米花 (Boost)”。

Boost技術標志性的爆米花鞋底。/@adidas

Boost技術不僅帶來了日后“吸金機”Yeezy鞋,還為旗艦跑鞋奠定了良好的口碑。2014年,腳穿Adizero Adios Boost的肯尼亞長跑名將基米托,第一次把人類馬拉松的極限提升到了2小時03分以內。2015年,阿迪達斯ULTRA BOOST系列的首作發售時,便被打上了“最強公路跑鞋”的標簽。

算算時間,Superstar球鞋經過幾十年的代代更迭,外觀設計基本定型。距離Yeezy鞋的誕生也快10年了。更何況,去年10月,因為侃爺的反猶太言論,阿迪達斯還宣布和其終止合作。

而曾經引以為傲的Boost技術已數年未更新,再顛覆性的技術十年后再看也不夠新了。Ultra Boost跑鞋的重量、支撐性、中底剛性一直遭受詬病。

曾經不缺好產品的阿迪達斯,如今卻兩手空空。

“現在誰還買正價的阿迪達斯?”

陳陳最近一次購入阿迪達斯的球鞋,是去年雙十一期間的一雙1899元的椰子鞋。

從自穿角度,陳陳覺得“(部分)阿迪鞋底有些厚”,腳穿的體驗感并不優于同等價位的其他品牌。

據他觀察,正價的阿迪不超過三個月必打折。陳陳遇到過的最夸張的一次是官方旗艦店的滿減活動,滿1000減500,滿2000減1000。一雙休閑跑鞋折后不到100元。

瘋狂打折,也屬阿迪達斯的無奈之舉,畢竟,貨品早已堆滿了全球倉庫,堵得大門都快關不上了。

從2019年至2022年,四年中的三年,阿迪達斯的庫存均呈上漲的趨勢。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阿迪達斯庫存同比增長49%,貨品價值近59.73億歐元,而同期的現金流僅為7.98億歐元。

上海某處的阿迪達斯門店張貼的打折信息。/視覺中國

大量的貨品積壓,而手里流轉的資金越來越少,阿迪達斯只能瘋狂打折,解決短期內現金流不足的困境。

此前,時任全球媒介總監西蒙·皮爾接受采訪時曾公開批評這種“走量”式的銷售模式,“由于過于關注投資回報率(ROI),緊盯短期效率和利益,從而犧牲了品牌建設”。

但阿迪似乎并不想喊停。最新財報中,官方明確表示,未來將繼續減少庫存、降低折扣。

無序打折不僅會造成只增收不增利,同時也會讓多年樹立起來的高端形象逐漸崩塌,消費者開始降低對阿迪的價格定位,正價的阿迪達斯開始無人光顧,“反正有的穿,阿迪的鞋就等著打折再買”,陳陳便是一個佐例。

2021年,阿迪推出最新的“五年計劃”,大中華區市場被擺在了重要位置上——“大中華區會是下個五年中增長最快的市場”,理想很美好,但現狀卻是營收一降再降。

歐睿信息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滑落至14.8%。/@ adidas

反觀對手,全球宿敵耐克預計2023年全年營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一邊國內市場,安踏陸續將斐樂、始祖鳥等品牌收入麾下,逐漸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李寧的市值也已經在三年間翻了超十倍。

作為全球的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仍有較廣的用戶基礎,一時間還很難被超越,但留給它的時間,也確實不多了。

[1] 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錯在哪?| 財經雜志

[2] 國產跑鞋越做越好,但為何出不了真正的爆款 | 中國新聞周刊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